本文转自;
年6月,辽宁省平均降水量达.9毫米,较常年多九成,为历史同期最多,超过25%的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降水量突破历史极值。强对流天气日数达20天,较常年多2.8倍;闪电总数个,较常年多1.04倍;5站次出现11级以上大风,较常年多1.4站次;32站次出现冰雹,较常年多1.46倍;站次出现短时强降雨,较常年多1.86倍,大连庄河太平岭乡1小时降水量、3小时最大降水量均刷新历史同期极值。辽宁省6月份共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19个(常年同期平均为1.2个),为年有预警信号发布记录以来最多。
据统计,今年6月辽宁降雨总量、强降雨面积均创历史记录,4站降雨强度突破历史极值。辽宁省平均降水量为.9毫米,比常年(90.0毫米)偏多89.9%,比去年同期(51.6毫米)偏多2.3倍,为年有完整气象资料以来最多。辽宁省62个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中,有16个站的降水量达到年有完整气象资料以来最大值,占比达25.8%。其中北镇降水量.8毫米,超过夏季(6月至8月)总降水量(毫米);黑山(.2毫米)、大洼(.4毫米)超过常年6月和7月两个月降雨总量,庄河(.8毫米)接近常年6月和7月两个月降雨总量。
6月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主要成因分析:自年8月开始,赤道中东太平洋经历了一次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于年4月结束。年5月至今,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仍然持续偏低态势。在前期拉尼娜事件背景下,年春季北大西洋海温三极子呈正位相(北大西洋从北到南依次出现“负、正、负”的海温距平),海温异常通过海气相互作用,造成6月东亚中高纬出现阻塞高压与东北地区切断低压相互配合的经向型大气环流异常,非常有利于东北冷涡生成、维持和加强,导致东北冷涡异常活跃;同时,对流层中低层,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低值系统活跃,海洋上为高压区域,有利于偏南气流将充沛的暖湿水汽输送至东北地区。分析表明,东北冷涡异常活跃,影响辽宁省时间长达22天,东北冷涡使得干冷空气叠加到偏南暖湿空气之上,形成上冷下暖的不稳定层结,是辽宁省6月强对流天气频发、强降水过程多、日雨量突破历史极值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主因。(总台记者韦昊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