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渤海之滨、沧州东部,南大港像一颗明珠镶嵌在海湾。
历史上,这一带濒临渤海,九河下梢,苇蒲丛生,洼淀连绵,广袤荒凉。是海陆巨变、沧海桑田的杰作,是大自然神奇之手无意中的构思。环境的粗犷、生存的艰辛,塑造了民众性格的豪爽,淳朴而执着,剽悍而义气。独特的地域和人文造就了独特的大洼文化。
古来,大洼地带流传了丰富的神话和传说,为大洼现代文学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大洼文化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不断地继承和创造,现代大洼人创作的小说、散文、诗歌、绘画、书法、摄影等,达到了较高的层次,在国内外已有了相当的声誉。刘小放、何香久、田松林、田云鹏、张华北、祁胜勇、胡庆恩、刘景义、王树*、史楼春等,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文化群体。
何香久为“大洼文学”的代表作家。书写了诸多传记、纪实以及影视剧作品。
大洼·文人
何香久,男,年10月出生,河北*骅人,汉族,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国家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年参加工作,年至年任南大港文化馆创作员,年10月调沧州。任沧州市*协副主席、沧州市文联主席、沧州市作家协会主席等职。民建河北省委常委、民建沧州市委主委。河北省第九、十、十一届*协委员、第十二届全国*协委员,民建中央委员会文化委员会委员。
获河北文艺振兴奖、中国优秀青年作家奖、“五个一”工程奖、华北电视剧“舞龙”奖、国家图书奖等重大奖项,首届“河北省十佳青年作家”,河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府津贴。
作品发表在《人民文学》《当代》《十月》《诗刊》等余家报刊,入选《小说选刊》《小说月报》《中篇小说选刊》《诗选刊》等重要选本。部分作品被译成英、法、日、西班牙、阿拉伯等文字。创作的30集电视连续剧《焦裕禄》在中央电视台映出。担纲国家重点文史工程课题主持人,如《中国历代名家散文大系》《中国散文大辞典》等编纂工程。有文学集79部,包括诗集《海神之树》《夏天的八音鼓》,长篇和中短篇小说集《红鱼》《一条河的诞生》,传记文学集《李大钊》《张申府传》,纪实文学和散文集《冬天的狩猎者》《一壶天地小如瓜》,学术专著和校勘整理《金瓶梅与中国文化》《涵芬楼本资治通鉴》,主编文学专集《中国历代名家散文大系》《20世纪中国散文大系》,影视剧作《焦裕禄》等。
何香久作品:《焦裕禄》(节选)
焦裕禄读四年级时,写过一篇《阚家泉的风景》,这篇作文受到了张老师的大力褒奖。那天,张老师带领他们班的学生游山,游到阚家泉的时候,张老师让同学们背诵那篇作文。同学们背诵完了,张老师说:“同学们,我们山东的山水,养育了孔子、孟子这两位圣哲,这山水充满了灵性啊!焦裕禄同学的这篇作文,不但写出了崮山景物的美丽,而且写出了他的抱负,那就是用我们的才能报效国家。有这样的抱负,我们的中国会有希望的……”
焦裕禄坐在泉边,他的眼前不断浮现着游山时的场景。山脚下就是他的南崮山小学,山风传过来的,却是孩子们用日语朗读的声音。
焦裕禄往手心吐了口唾沫,开始捆柴。
他背起大捆山柴,缓缓走在山路上。他的耳边又响起同学们背诵他那篇作文的声音了:
“仁者爱山,智者乐水。我钦佩那些胸怀浩然之气、为国家建立过功勋的仁人智者,更爱哺育过无数仁人智者的好山好水。而最令我喜爱的,就是崮山西山脚与岳阳山南山脚交汇处的阚家泉……
“我常常在湖里河里游水捉鱼,也想看见那条蛟龙是怎样自泉眼钻出,张开巨口对着山上的旱地喷水……”
那个声音伴随背着山柴的焦裕禄转过山坳:
“在泉水边,挖野菜的母亲对我讲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我的思绪随着泉水远去,我美丽的家乡属于美丽的中国,我的心里充满了对她的热爱……”
张景兴编辑
《南大港志》、何香久资料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