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小档案
名称:陶马
年代:唐代(公元年—公元年)
形制:冥器,高27cm、长29cm、宽11.2cm
材质:泥质红陶
馆藏:东平县博物馆
东平唐代陶马
马在唐朝备受重视,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唐墓中出土的马类文物较多,反映着对马的喜爱,映照出一个奔腾的时代。
东平博物馆藏的唐陶马,年出土于梯门镇大洼村唐墓,泥质红陶,高27cm、长29cm、宽11.2cm,头小耳尖,马首回扭,似在嘶鸣;鬃毛平整,背有鞍鞯、障泥,马尾短小上翘;腿部细长,前腿伫立而后腿若弓,欲走非走,站立于方形踏板之上;整体骨肉匀称,浑圆而不臃肿,膘肥体壮,气势雄健。
唐代陶马的艺术风格
唐朝皇室有胡人血统,善于骑射,钟爱战马。为开疆拓土,十分重视骑兵,开辟了多个牧场,并设太仆寺专管马的选种、牧养、训练。
贞观十年(年),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后长孙氏病逝,为日后合葬,李世民开建昭陵。皇陵当然需要展示丰功伟绩,于是,李世民下令雕塑了六骏石刻。
昭陵六骏分别是飒露紫、拳毛騧、青骓、什伐赤、特勒骠、白蹄乌,身形矫健,作战勇敢,曾经陪伴李世民南征北战,出生入死,感情至深。统治者的爱好,也深深影响着艺术风格。
大唐是一个开放的国度,贞观四年(公元年)时,长安城内突厥人多达万户,丝绸之路上再次往来穿梭,空间和视野再一次打开,这份从容自信,投射在马的雕塑艺术中。
秦代对马的雕塑,以秦始皇兵马俑最为典型,头大颈粗,体矮腿短,双耳颇大,外貌并不显神骏;西汉后期到东汉,马的塑形出现昂首挺胸、阔步前行的姿态,最著名的当属“马踏飞燕”铜奔马;魏晋提倡薄葬,骏马造型艺术衰落。
唐代,马俑以饱满、健壮、安静的形象和矫健的动势特征见长,膘肥体壮,具有神韵,许多马俑姿势是等候主人的鞍马和等待货运的立马。艺术形象以西域良马为蓝本,这与汉武帝通过战争从西域获得良马相关,经过不断杂交、改良,艺术造型萌芽于汉代,璀璨在唐代的石刻、陶器、绘画、诗词里。
唐诗笔下的马,有李白“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的醉意朦胧,有高适“征马向边州,萧萧嘶不休”的英雄气概,也有杜牧“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无奈叹息。
唐人为何钟爱马
先秦时代,马多用于驾车,极少单骑,春秋末年才有骑马的记载。南北朝以前,上层社会出行时,仍讲究乘车而不常骑马,隆重的场合,舍车骑马,甚至会被认为是失礼的行为。
唐代以前,马主要是军事资源。唐代,无论是皇帝,还是文武官员、文人学士,甚至不少女子,骑马成为流行的习惯和乐趣。
爱马、骑马深深嵌入唐人的生活,以至于工匠在烧制陶器时,便烧制了施釉的马匹摆件,以黄白绿作为主要色调,这一类低温釉陶器,被称为唐三彩马。人们不光活在人世间的时候爱马,死后也常常将唐三彩马当作随葬品。
唐三彩釉陶马(陕西博物馆)
为何唐朝人如此爱骑马?
首先,统治者爱马。李唐家族最早世居陇西,盛行骑马风俗,称帝之后,风俗一直延续。同时,唐朝是民族融合的国度,马匹种类、品质、数目大增,统治者的喜好引导了社会潮流。
其次,马匹价格低廉。唐朝立国后,朝廷拥有的马匹达到七十多万匹,使得马匹的价格下降,甚至进入了寻常百姓家中,成为人们重要的交通工具。
其三,骑马是身份的象征。唐代大量的绘画,展示了贵族狩猎、郊游、打马球等场景。比如,韩幹的《照夜白图》《玄宗试马图》、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等。《虢国夫人游春图》便展现了有很多女子骑马的景象。
虢国夫人游春图(网络)
郓州城下战马嘶鸣
天宝五年(年),黄莺鸣翠柳,春风抚人面,东平城外的汶水渡口,大唐诗人高适和卸任卫县(今河南淇县)少府职务的李寀正依依话别。
相识已十年,今日一别千里,不知何时再见,友情如酒,历久弥坚,虽春和景明,也难抑制高适内心的凄然。
李寀欲言又止,拱手作揖,毅然乘舟而去,只剩下落寞的高适匹马单骑,缓缓返回城中,提笔写下了“黄鸟翩翩杨柳垂,春风送客使人悲。怨别自惊千里外,论交却忆十年时。云开汶水孤帆远,路绕梁山匹马迟。此地从来可乘兴,留君不住益凄其。”(《东平别前卫县李寀少府》)。
天宝四年(年),高适因生活无着,来东平投靠当时的薛太守。他从江苏涟水县北上,经水路到东平,这时河南、山东一带恰好发生水灾,途中写下了《鲁西至东平》《东平路中遇大水》等诗篇。
高适在薛太守府中充当幕府,并客居两年,留下来大量诗篇,如《东平旅游,奉赠薛太守二十四韵》《东平留赠狄司马》《东平路作三首》等。
离开东平后,高适在50岁时迎来人生的春天。他被边关将领哥舒翰请入幕府,任掌书记。随后,又参与了平定安史之乱、永王之乱等。
唐代,东平是天平军节度使、郓州、东平郡、须昌县的治所所在地,为一方重镇。唐代后期百余年,烽烟四起,这里遭受了诸多兵马交锋、百姓流离。
至德元年(年)十二月,安禄山率军攻陷东平;大历十二年(年),李正己趁平叛李灵曜之际攻夺郓州;建中二年(年),叛将李纳在徐州被击败后退回郓州,城中乏粮,烹食百姓;元和十四年(年),唐军攻破郓州,杀死叛将李师道;乾符四年(年)二月,黄巢率军攻陷郓州……
战马在这里嘶鸣,百姓在这里啼号,直到北宋一统,东平再次进入繁荣稳定,生生不息、奔腾向上的龙马精神融汇进了这片土地。(撰稿:陈淑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