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洼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吴成德志愿军最高级别战俘,宁死不屈服回
TUhjnbcbe - 2025/2/21 18:01:00

3兵团向60军下达的任务是掩护本部伤员撤退之后,便可以撤离战场;然而60军误会了命令,还以为是要掩护兵团所有伤员撤离之后,才能撤出战场;于是派遣师,在战场上抵挡超过自己五倍的敌人,错过了撤退的最佳时机。

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志愿军被俘人员一共两万人,其中师被俘人,占比三分之一。

笔者翻阅查证对照美军的历史资料,他们这样写:当时的师被重重包围,志愿军已经连续五天没有获得一点吃的,战场惨烈又悲壮。

而师代政委、政治部主任吴成德在撤退的过程中,原本可以突围脱身,却在战场上遇到志愿军伤员,如果他放弃伤员的话,很快就能跟大部队会合,然而他却没有那么做。

在师被打散后,吴成德带领部队,在敌后进行长达14个月的游击抗争,最终被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俘虏,被虐待、拷打、水刑等等等。

今天要介绍的这位志愿军师级干部吴成德,便是朝鲜战争时期,我方最出名的一位战俘,也是职位最高的一位志愿军战俘。

他的一生坎坷磨难又传奇,被美军俘虏之后严刑拷打,在战俘营遭遇的非人道待遇,以及战后的回国经历,英雄千古,铁血丹心,浩气长存。

吴成德生于年10月,乃山西新绛县人,19的时候在当地小学担任教员,因为抗日战争爆发,国难当头全民抗战,吴成德也弃笔从戎,参加了共产党的革命队伍。

作为那个时代,为数不多的文化人,能读书认字便会获得重用;吴成德从山西的军政训练班毕业之后,就担任本县自卫队政委。

自从参加革命队伍之后,冒着敌人的子弹冲锋,在炮火中抵抗侵略、争取民族解放,十几年在战场出生入死,让吴成德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指战员。

年10月19日,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打响了悲壮又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

之后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为了夺回朝鲜战局的主动权,于是发动了一次大规模战役反击,也就是第五次战役。

年4月22日傍晚,在三八线附近的数百里地段上,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加起来共有15个军,在宽大的正面战线上,向“联合国军”的防御纵深发动突然而猛烈的进攻。

宋时轮、陶勇、杨得志、李志明、带领志愿军部队,同时发动战役分割,插向敌方纵深。

当时吴成德所在的师,实际上是第二梯队,跟随先头部队投入战斗,追击歼灭了一部分敌人。

志愿军和联合国军,已经有过四次较量,也就是我们口中的四次战役,虽然战果丰硕,打败了西方联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但是我方志愿军的作战规律,也被联合国军掌握。

尤其是此时的美方指挥官,已经不是狂妄自大的麦克阿瑟,而是美军李奇微,制定了“磁性战术”和“绞杀战”。

李奇微

联合国军在李奇微的指挥下,引诱志愿军前出,待到志愿军粮食和弹药耗尽,他们便进行大规模反扑,可以说成是采用敌进我退的战术。

这便是李奇微根据战场形势,分析敌我双方的优势和弱点之后,进行防守反击,他称之为磁性战术。

彭德怀判断出,敌人把主力撤退到汉城南边进行抵抗,又在周围布置大量密集的火力地带,猜出敌人是在引诱志愿军攻打汉城。

彭德怀立刻下令,要求部队停止攻击,这便是第五次战役的第一阶段,志愿军歼灭敌人两万三千人,而且没有出现消灭美军整团的战例。

战局结果并不能让人满意,于是彭德怀采取新的战术,开始第五次战役的第二阶段,指令下达之后,在5月16日傍晚,战斗正式打响。

在北汉江南岸三十公里宽的作战地域,由师负责布防,任务是牵制敌人,全师装备较差,总兵力只有一万人。

然而师所面对的敌人,却拥有辆坦克、门大炮、5万多兵力,乃是美国第十军的机械化部队,任务艰巨,环境困难。

但是师的全体指战员,没有任何退缩,而且战斗情绪高昂。

在整个第五次战役的第二阶段,共歼敌五万九千人,虽然没有达成战役预期,但是志愿军已经严重疲劳,再加上朝鲜的“春雨季节”来临,后方的后勤补给难以送达前线。

如果战斗继续下去,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于是彭德怀下达指令:结束战斗,向北转移。

在第7天深夜2点钟的时候,突然接到前方战场报告:师失去了联络……

彭德怀

彭德怀听完报告,立刻向第三兵团下达命令,必须组织部队救援师,后来得到情报,师被敌人割断,陷入重重包围。

为了此事,彭德怀一直守在电话旁边,两天两夜没有合眼,向第三兵团发了一通火;而远在北京的毛泽东,也多次发电询问彭德怀。

虽然第3兵团的60军,尽全力救援师,但最后不幸的消息传来,师在接到掩护本部伤员撤退的命令之后,当时携带的粮食已经不多。

而且左右两翼的15军和63军,于5月22日遵令北撤了,这直接导致师三面受敌,而且是公里的大空隙。

在这个区域当中,只有一个师,随着残酷战局的持续进行,和大部队失去联络,陷入敌人的重重包围当中。

反观敌人,察觉到志愿军主力后撤,立刻展开全线反击,向北全力推进。美国第7师,联合南韩第6师,插入师的侧后方。

而师的正面战场,则是美军第24师,南韩第2师等等摩托化部队,落入了头顶有飞机、四面有敌人的绝望境地。

在5月23日,美军集结轰炸机,对师展开狂轰滥炸,炮弹犹如犁地一般,一遍又一遍的反复炮击。

按照当时的战场描述:师深陷重围,步入弹尽粮绝的境地,团长牺牲之后,换营长指挥,营长牺牲之后,换连长指挥,直到最后换战士指挥,无论是伙房的炊事班,还是师部的文职干部,全部都投入战斗。

美军因为接连的进攻失败,再次发动疯狂的炮击,再次出动空军进行狂轰滥炸,阵地化作一片焦土。

两天之后,师的干部伤亡数量,超过了国内战争时两年的数字。刘吉耀、赵国泰、韩启明、杨彬、郭青五、王体先、张允浩……等等先烈的名字,葬身在异国他乡。

5月25日,部队因为断粮,官兵吃树叶和草根,其中很多官兵因为误食野羊角葱,中毒牺牲。

5月26日,当师到达驾德山时,被美韩联军五倍于自己的敌人包围,师的阵地被一而再、再而三的压缩,而且处于狭长地带。因为一番番激战,山地被炸成了荒地,连一根草都找不到。

因为炮弹和航空炸弹的疯狂袭击,阵地表面上的浮土,足有一米多厚!部队已经断粮三四天,弹药也所剩无几,到处都是志愿军的尸体。

到了中午,师长郑其贵、政治主任吴成德,在春川的一处山沟里,召开紧急会议,因为本部已经被包围,是固守待援还是突围?请集体决定!

炮弹在指挥所周围爆炸,负责警卫的战士,被机枪射中牺牲。

吴成德说:“就这几天的战斗看,我们师的重大伤亡并不在于与敌人真枪真刀面对面的较量,而是吃亏在敌人的猛烈炮轰之中。继续如此被动地打下去,部队会被炮火打光的!更何况我们已无弹药补充,我主张突围!”

副师长段龙章、参谋长王振邦、以及团政委李矛召、团团长庞克昌、也坚决要求突围,与其坐以待毙还不如拼死一战!

因为敌众我寡,经过激烈战斗之后,只能选择分散突围,全师人员极度疲劳,又得不到粮食的补充,子弹所剩无几;最后一发炮弹,则用来炸毁火炮。

当师代政委、政治部主任吴成德,跨上战马准备撤退的时候,听到下边一个同志叫:“吴主任!吴主任!”

原来是军医王洪兴,此时也身受重伤,他要求吴成德带上自己。

因为此事,吴成德耽误了20分钟,就跟师部突围人员脱节了,当他们来到一个山口的时候,因为敌人的探照灯,发现前方有名伤员,没能撤出战场。

史料记录,战士们见到吴成德之后,好似见到了曙光和希望,纷纷大喊:

“吴政委,我们能冲出去吗?”

“吴政委,前面有多少敌人?”

“吴政委,你一定要带上我们呀!”

此时,如果吴成德追赶大部队,很快便可脱离战场,但是吴成德没有那样做,他不忍心抛弃伤员,

吴成德心里很清楚,只要自己和伤员一起突围,很有可能牺牲在战场,但是他毅然决定和志愿军师的伤员共进退!

为了稳定伤员的情绪,吴成德也为了证明自己的决心,拔出手枪便杀了战马,他大喊:“同志们,我与大家在一起!”

其实在这时候,有一队队的官兵从旁边路过,吴成德却要求他们尽快突围,留自己照顾伤员。

在吴成德的指挥下,伤员40人分为一组,每组由一两名干部带领,互相搀扶着向北突围。

因为敌人太多,吴成德被逼无奈,只能进入山林,在异国他乡展开敌后游击战多天!

这时候查阅对比美军相关资料,里面这样写:我们把中国人的师打散,他们有很多士兵进山打游击,于是我们就封锁了所有的路口和粮食;他们每天都会派人下山找吃的,我们每天都能击毙四五位敌人,他们的衣服破烂褴褛,比流浪汉更加寒酸。

很不幸的是,于年夏季,吴成德战斗到只剩下三个人,最终被美军俘虏,是我方在朝鲜战争中,被俘人员中职务最高的一位。志愿军总指挥彭德怀,对于师的损失无比愤怒,并且将这第五次战役,视为自己四次军事失误之一。

年,一八O师从朝鲜撤军回国后,军委决定将其分为三个独立师,组建了安徽省军区、江苏省军区、浙江省军区,至从,一八O师番号被取消。

吴成德被俘之后,关押在釜山监狱,面对各种折磨和逼迫,始终没有低头屈服,没有放弃信念。

敌人想要让吴成德屈服,并且想让吴成德去往台湾,将这种行为称之为“自愿遣返”,吴成德凭借坚强的意志,始终坚持回祖国,始终不愿意回台湾。

如果实在难以理解吴成德的俘虏经历,我们不妨将镜头转向巨济岛的战俘营,在残酷的朝鲜战场之上,美军坏起来的时候,连自己人都不放过。

志愿军在黑灯瞎火之中追击美军,而美军在黑灯瞎火之中逃亡,最后被打急眼了,所以往英军阵地投射照明弹,导致英军29旅王牌师被全歼。

美国对于自己队友尚且痛下毒手,对待志愿军俘虏的时候,手段更残忍。

当时美军动用坦克、喷火枪、装甲车、开进他们自己的战俘营,杀害我方志愿军战俘。

你没有看错,美军将重武器开进他们自己的战俘营,实施粗暴残忍的屠杀;希特勒杀犹太人,被西方媒体广泛传播,巨济岛战俘营的美军更加恶劣事迹,却被历史所掩盖。

再有就是狠辣残暴的南韩军队,不擅长军事作战,却擅长屠村、枪杀平民、虐待俘虏等等暴行。对于这一点,韩国深受西方文化的真传,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战俘营当中,因为美国人和韩国人残酷至极的手段,招致志愿军战俘的愤怒,于是战俘营的长官杜德,被志愿军战俘所俘虏。

是不是看起来很复杂?

再重复一遍,志愿军战俘联合起来,将美军巨济岛的战俘营长官俘虏,也就是说负责管理战俘营的美军长官杜德,反而被战俘俘虏,成了战俘手中的俘虏。

美国陆军准将杜德

这里重点说一说杜德的所作所为,采用强迫和酷刑手段,严刑拷打志愿军战俘,逼迫中方将士写文章,来抹黑中华人民共和国。而且将志愿军战俘,送去做细菌试验品、原子武器放射元素的试验品。

关于这件事,笔者曾向诸多老兵询问,得到了肯定答复,并不是虚构;只不过西方媒体不愿提起,而国内媒体对于战俘问题,又倾向于保守,所以不被大众所熟知。

可是我方志愿军,却在济州岛高唱军歌,反美气势有增无减,又反过来俘虏了美军的战俘营长官杜德,这在世界军事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志愿军在巨济岛的战俘营之中,俘获了杜德之后,非但没有动用强硬手段,反而还尽全力让杜德吃好睡好,照顾得当。

正是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动用心理战术,才让杜德亲手写下自己的累累罪行,成了历史铁证。
  

因为艾森豪威尔前去竞选总统,李奇微出任北约总司令,他亲自处理此事,和战俘代表谈判,达成决议,日后不许再屠杀战俘。

双方签字之后,很多人都看到杜德哭了,泪水滚出眼眶,他的军事生涯彻底结束。

然而可悲可怜的是,国内至今都有许多网民,称赞美国人的人道主义精神,救一只羊或者救一只狗,则被称颂为西方人内心深处的善良;在笔者看来,这些网民不仅身体缺钙,大脑更需要补一补。

说起说到韩国对待战俘和平民,顺便说一说韩国军队在越南,被越南称之为魔鬼的后裔。

因为越战期间,韩国派遣军队赴越南作战,胜仗打得很少,但杀人屠村却比美国人有过之而无不及,至今仍被越南人所痛恨。

巨济岛战俘营: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战俘集中营,有2万多名中国人民志愿军战俘。

说回正题,中美两方在朝鲜战场上,对战俘的待遇有巨大差距,例如美国士兵在回忆的时候说:

我们被朝鲜人抓住之后,对方的长官模样丑陋受过严重的烧伤,所以我们将其称之为凝固汽油弹脸,他逼问我们我们其中的一位,是不是上尉?

而且那位凝固汽油弹脸,把缴获而来的左轮手枪塞满了子弹,旋转了一下枪管之后,便把一位美国士兵拉出去,随后就听到了枪响;后来才知道他是在故意吓唬美国人,被拉出去的美国兵,并没有被处决。

可是枪声引来了中国人的军队,中国人说:“如果毛泽东知道了他的朝鲜盟友,无视他对战俘的宽大政策……尤其是你们这种对战俘的粗暴,并不符合他的理念,他肯定会很不高兴。”

随后,美国战俘就被志愿军接走,中国人每天都安排一位警卫,持枪保护美军战俘的安全。经常碰到愤怒的当地人,想要在美军这些战俘身上报仇,其中有一位老年人,全家都被美军飞机炸死,所以想要拿石头砸美军战俘的脑袋。

可是中国人的警卫,谁也不会怀疑他手里的枪,会打出致命的子弹。在中国人的保护下,我们才毫发未伤的进入后方战俘营……

历史讲究事实探寻真相,以上这些内容,可从美军战俘回忆录之中查证;而且在当时的战场上,在开城市郊双方和谈的阶段,西方记者进入战俘营采访时,所留下来的新闻证据。

关于美国人出版的书里,只说了志愿军保护战俘安全,却没有提起后续、我志愿军对战俘的种种优待,甚至开设养殖场和菜园,保证美军战俘的营养供应。

可是!美国人却以德报怨,对志愿军战俘施加种种暴行,当做细菌战和原子武器放射元素的试验品,他们在自己的书里,并没有披露这些内容。

只说“联合国军”战俘营的长官杜德,因为管理战俘不利,所以被免职,仅此而已。

根据美国士兵的回忆,其中一位中国志愿军被俘之后,一直声称要逃出去,再回来打碎一切资本列强。

美国人问:“中国还有没有坏人?”

那位士兵回答说:“中国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已经没有压迫,每个人都能吃饱饭!”

吴成德就是在如此艰辛的条件下坚持下来的。

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签字生效,朝鲜战争正式结束。停战后,双方交换战俘;吴成德身为战俘当中军衔最高的一位,是最后一批被遣返回国的。

9月2日,美军让吴成德洗澡,他根据当时的所见所闻,看到被俘人员一批批的离开,猜出自己可能要被遣返,而此时让洗澡,乃是敌人为了“美化”战俘,想掩盖虐待战俘的真相。

虽然此时的吴成德,已经被折磨到身心俱疲,但是他依旧踢翻了水桶。反观美军士兵,便使用水龙头里的水,将吴成德浇了个透湿,随后给了一套新衣服。

吴成德把美军的新衣服摔到了外面,他靠在墙边用针线,缝补自己的旧鞋子,这是他从国内一直穿到朝鲜来的,后来这双旧鞋被丹东的抗美援朝纪念馆所收藏。

上午9时,当中方人员接到吴成德的时候,已经认不出他的模样,仅仅几个月的战俘营生活,吴成德被折磨得骨瘦如柴,原来体重多斤,只剩下了90多斤,犹如是会行走的骨架。

回国之后,吴成德先是被检查身体,待到恢复痊愈之后,便开始被“检查”思想。

因为在那个特殊的革命年代,对待战俘的态度和今天不一样,偏向于审查和批判;将战俘的投降行为,归结到革命意志不坚定。

其中负责战俘教育的,乃是“归管处”负责,对于抗美援朝之中的志愿军战俘,中央作出以下指示:热情关怀,耐心教育,严格审查,慎重处理,妥善安排。

吴成德

归管处要求吴成德“自我交代”之所以遭受如此对待,因为当时的大环境认为,被俘虏是可耻的、懦弱的、胆小的,既然要进行革命斗争,就要反抗到底,血战到底。

再加上战俘受过美国的教育,很可能内心思想已经变质,即使是像吴成德这样的有功之人,但是功过不能相抵,两者要分开。

吴成德进入归管处之后,心中困惑不解,他当初在战俘营,在敌人的威逼利诱之下,坚决拒绝去往台湾,而是坚持回归祖国。

然而真正回到祖国之后,有人竟然提出关于师被打散的责任,要让吴成德来承担。

吴成德自然是不肯接受,他性格向来刚正不阿,所以他的政治审查,始终没有通过。

根据旁人的观察,说吴成德的言谈举止变了,犹如是大脑空白的行尸走肉;估计吴成德心里也在想,难道只有战死沙场,才能证明自己并非叛徒吗?

一直到年6月,关于吴成德等等战场遣返人员的归宿才算尘埃落定,大部分人都被开除了军籍和职务。

吴成德同样如此,被免职后安排到辽宁盘锦的大洼农场,担任副厂长,负责开荒任务。

但是吴成德对于自己的不公正待遇,并没有放弃申诉,而且在农场之中为人处世低调,办事又公正公平,所以深受农场群主的热爱和信服。

所以当有人提出要批斗吴成德时,在批斗大会上,却很少有人参加。

吴成德

吴成德一直为自己的不平申诉,向相关部门和各级领导同志,写了数十封上访信;想要为自己的一生,得到一个客观中立的公正结论,而不是在历史上留下污点。

年,中共中央下发了《关于志愿军被俘归来人员问题的复查处理意见》的第74号文件。

吴成德和其他被俘遣返人员,总算是等来了曙光和希望,在重新审查和处理之后,在历史当中获得了公正的评价。

年3月恢复党籍,70岁的吴成德恢复老红军待遇;

正如师所在的第60军,其军长名叫韦杰,在临终前还念念不忘,哆哆嗦嗦地对身边的人说:“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师的损失是严重的,但把板子打在师屁股上是不公道的……”

年3月,吴成德去世,享年84岁,英雄千古,浩气长存。

只不过,吴成德所在的师,被分成三个独立师,驻防安徽、江苏、浙江三个省,所以的番号被取消。

1
查看完整版本: 吴成德志愿军最高级别战俘,宁死不屈服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