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林鹏通讯员贾传龙临沂报道
入春以来,兰陵县域内气候异常,干旱少雨,累计降雨量仅有58.6毫米,较常年同期降雨量偏少64%,旱情态势异常严峻。兰陵县按照“为农民减负”工作思路,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为切实减轻多重因素叠加造成的农业生产经济损失,结合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年县政府常务会议(第七次会议)专题研究通过了《关于免征大中型灌区农业水费》的有关事宜。免征大中型灌区农业水费是事关粮食安全、农业生产、稳定发展的大事、要事,切实减轻了该县大中型灌区农民经济负担,真正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夯实了全县农业生产的水利基础。
目前,兰陵县大中小型灌区和井灌区均已明确工程管护主体,灌区实现改革全覆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面积49.6万亩。全县农业用水分配更加合理、用水效率显著提高、农民节水意识普遍增强,一改以往大水漫灌导致水资源浪费严重的现象,增强了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坚持政府主导,创新管理机制
兰陵县按照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属性,将农田水利工程使用权和农业用水水权确权到村,将田间工程的责任主体、管护主体、维养主体分别落实到村或新型经营主体,实施日常养护、年度冬修和应急维修,以物业化管理方式对水源和骨干工程开展专业标准的维修和养护,通过“一套标准、二项协议、三个主体、四个制度”等系列措施,建立了覆盖全域的田间工程维养体系。
目前,各乡镇(街道)均已组建了农民用水合作组织,通过市场手段,负责专业服务的检测、维修装备,人员工资有保障,实现了用水户对工程维护、用水管水、水费收缴的管理。全县行政村均配备1名水利员,人选由村委会推荐,乡镇(街道)水利服务中心考核确认,确定县水利局备案,由乡镇(街道)水利服务中心和村委会共同管理,劳务补助经费已列入县财政预算,实现管水、维养全覆盖,切实畅通末级渠系管护“最后一公里”,有效保障了农业用水需求。
兰陵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被山东省政府列为首批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整体推进县的机遇,主动作为,积极探索实践形成了独具兰陵特色的“兰陵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方案”,初步实现了农田水利工程养护从“重建轻养”向“管养并重”转变,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全面振兴莫定坚实基础。
高效节水灌溉,促进现代农业
农业是用水大户,也是节水潜力所在,更是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难点。
“自从该基地安装了喷灌设备,灌水均匀度和利用率均提高到了90%,现在往卡里充上钱,扫下卡,打开开关,每株苗木“从头到脚”都能“喝饱”,节水省时又省力。”近日,在兰陵县长城镇八大洼德成猕猴桃种植基地,负责人兴奋地说,若无喷灌技术的使用,灌溉费时又费力,而且水的利用率只能达到50%。
如今,通过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这里告别了“大水漫灌”传统的浇灌方式,全部用上了喷灌新技术,近个喷管分布在亩基地,提高了苗木成活率,也节约了一大笔“丰厚”的水源。
兰陵县积极推动农业灌溉信息化技术,促进农业用水由粗放化向精细化发展,用水计量体系建设依据经济实用、稳定可靠、维护方便、适应不同作物灌溉的要求,结合实际、因地制宜进行施工。年至年,先后实施了小农水重点县工程、高标准农田工程、农田水利项目县工程,共建设低压管道灌溉工程27.万亩,新打机井眼,全部安装了射频机,实现了以电折水用水计量。实施了三个年度的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项目,共安装计量设施套,其中井灌区安装套,自流灌区安装24套;年至年,通过高标准农田项目实施低压管道灌溉工程13万亩,新打机井眼,全部实现了以电折水用水计量。
目前,全县农业灌溉基础设施较为完备,实现了改革范围内计量设施的全覆盖,保证了农业用水数据测量准确、科学。同时农业用水户节水意识显著增强,水资源利用率不断提高。全县49.6万亩改革区,实现亩均节水15方,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由年的0.提高到现在的0.。同时,随着农田排水相应减少,化肥、农药排入水体的情况也相应减少,大大降低了农业面源污染。
科学核定水价,减轻农民负担
根据农业水价标准应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匹配,财政能承受、农民能接受的科学合理原则,通过对全县农田水利工程的维养运行成本进行测算,县政府组织相关部门对兰陵县大中型灌区及井灌区农业供水定价成本实施了监审,提出了全县农业水价调整方案,核定全县大中型自流灌区年均完全成本共万元,年均运行维护成本共万元。综合核定大中型自流灌区平均单位完全成本为0.元/m3,平均单位运行维护成本0.元/m3;井灌区农业供水单位完全成本为0.元/m3,单位运行维护成本0.元/m3。
年县政府常务7次会议专题研究通过《关于免征大中型灌区农业水费》的决议,年均补贴农业水费万元,受益地区农民年均减少农业投入成本的2%以上,人年均纯收入提高1%以上。
兰陵县积极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出台了《兰陵县农业用水价格核定管理办法》,形成分类农业水价,按照单一制水价进行定价,发挥水价的经济杠杆作用,并实行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其中,切实提高用水户节水意识,同时制定了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措施,通过强化农田水利工程设施管护责任,促进农业节水增收,水价对比改革前均有不同程度减少,切实减轻老百姓水费负担。
创新奖补方式,建立激励机制
兰陵县在免征大中型灌区农业水水费同时开展全方位节水宣传、实行用水统一调度的基础上,积极落实政策支持,通过“民办公助、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等方式,建立节水激励机制,进行适当补助,促进全县节水农业发展。逐步完善农业水价形成机制,建立与节水成效、调价幅度、财力状况、用水户承受能力相匹配的农业用水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根据《山东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鲁政办发〔〕44号)和《山东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奖补办法(试行)》(鲁水农字〔〕43号)等有关规定,制定《兰陵县农业用水精准补贴及节水奖励资金管理办法》。结合兰陵县实际,对节水状况较好的高标准农田项目区,直接以管道、水泵、射频机等灌溉设备的形式进行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发放。截至目前共计发放农业用水精准补贴和发放节水奖励.万元。既促进了农业节水、保障了生态用水和生活用水,又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保障了农田水利工程持续良性运行,实现了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兰陵县将坚持以为群众谋福祉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免征大中型灌区农业水费的基础上,继续发扬勇于探索、积极奋进的精神,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纵深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帮助农户算好用水便利账、成本账、生态效益账,全面以水惠农、保水灌溉促进农业发展,助推兰陵乡村振兴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