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3.8妇女节”,获得“最美奋斗者”等荣誉称号的邢燕子,是笔者小时候就听说过的青年典型,她的最美之处是:在我国农村经济最困难的时期(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放弃城市生活,坚定选择扎根农村;她的可贵之点是:无论发生什么变化,始终不渝地不忘初心,一辈子坚守在农村,并且为农村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突出的成绩。
邢燕子下面就来说说她的感人事迹。
一.放弃城市的生活,扎根农村见成效
邢燕子是年出生的天津市人,从小跟爷爷在农村老家长大,父亲是天津市一家工厂的副厂长。年,17岁的邢燕子初中毕业了,接下来她可以有两种选择:一是继续攻读高中;二是回到父母所在的天津市区,找一份稳定的工作,过上舒适的城市居民生活。
可是邢燕子的选择却是出人意料,她决定放弃城市安稳的生活,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满怀改变家乡落后面貌、做祖国第一代有文化农民的豪情壮志,回到自己的故乡:宝坻县司家庄村,从此扎根农村当上了新一代的农民。
刚回乡时,生产队看邢燕子年轻有文化,就派她去幼儿园当教养员,负责管30多个满地乱跑的孩子。司家庄村是个缺少劳力的穷村,村里劳动力少,她认真努力地做好幼儿园工作,为解放妇女劳动力作出了贡献。
最美奋斗者邢燕子当时正值全国三年连续自然灾害时期,为了帮助家乡农民尽快走出困境,邢燕子认为只做后勤兵远远不够,就干脆带领村里的女团员,组成了“燕子突击队”,走上了农业生产第一线。
当得知打鱼和割苇编帘子是帮助乡亲度过灾荒的主要副业生产后,刚满18岁的邢燕子就串连了7名青年妇女组成北大洼头一个妇女打鱼队(后来发展成16人组成的“燕子突击队”),在2尺来厚的冰上凿洞下网,起网时网绳一出来就冻成冰棍,抓在手里刺骨寒,但是,她们冒着可能冻坏手脚的风险,坚守在冰面上打鱼。
邢燕子带领“燕子突击队”队员们,白天打鱼,晚上又在马灯下编苇帘。经过三个多月的刻苦劳动,她们给全队创造了多元的副业收入,这为全大队乡亲们度过灾荒起了很大作用。
除此之外,邢燕子她还带领队员们种下亩“六九麦”,她们的劳动内容主要是要抬田治盐碱,向荒地、洼地要粮食。通过大胆试验与创新,她们终于取得了可喜的收成。
邢燕子帮社员排忧解难邢燕子不仅在生产上不怕苦、不怕累,而且在生活上也是克勤克俭。她父亲寄给她20元做衣裳,她却把钱借给队里买化肥。司各庄社员都说,有了“燕子队”,全村变了样。“燕子突击队”为乡亲们走出三年自然灾害困境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二.事迹被报道后,更坚定扎根农村
已经成为我国第一代有文化农民的邢燕子,除了自己埋头苦干而外,还充分认识到调动农村青年积极性的重要性,只有当广大农村青年都来鼓足干劲、大干快上之时,才能根本改变我国农村贫穷落后的面貌。
因此,在当时严重饥荒已蔓延到全国的紧要关头,年10月邢燕子与另外两个全国回乡知青的典型,全国农业劳动模范徐建春、吕根泽互相下战书,共同进行“建设新农村”的友谊竞赛,并且使得全国各地农村知青纷纷响应他们的号召。他们发出的这种劳动竞赛活动,稳定了当时广大农村青年的情绪,鼓舞了他们“大办农业,大种粮食”的士气。
当上领导干部的邢燕子邢燕子的感人事迹引发了全国媒体的报道热潮,《河北日报》以《邢燕子大办农业范例》套红标题报道了邢燕子的事迹。《人民日报》也介绍了邢燕子的事迹,全国各大报纸、电台和《中国青年》、《中国妇女》都纷纷报道。出了名的邢燕子不仅没有居功自傲,或者是趁机想离开农村,去过优越的城市生活,而是做出了如下的惊人举动:
年7月3日,邢燕子没有理会“成麻袋成麻袋地装”的,从全国各地涌来的求爱信,毅然与当地党组织为她选的村里的生产小队长王学芝结婚成家。原因很简单,王学芝家是困难户,“一家兄弟四个,加上父母,才两间半房”,但他是个老党员,政治上可靠。
结婚之后,夫妻俩穷得什么都买不起,邢燕子嫁过来,公婆只好出去借宿。3天后,新婚的邢燕子就和丈夫搬到了婆家早年喂驴的小草棚里,那个棚子只有1米多宽,没有床,就搭了个简单的土炕,站起来都直不起腰,一下雨就漏水。
邢燕子与老伴儿王树芝秀恩爱与王学芝结婚,再一次表明邢燕子永远扎根农村的决心。
三.不忘初心,一辈子坚守在农村
邢燕子所取得的成就,得到了党中央与全国人民的认可,也让她获得了诸多荣誉,并且逐步走上了领导岗位。
年人民日报发表长篇通讯《邢燕子发愤图强建设农村》,介绍了邢燕子的先进事迹。此后,她成为上山下乡的知青典型,被称为毛泽东时代的好姑娘。年,她出席中国共青团第九次代表大会,同年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毛泽东主席生前5次、周恩来总理13次接见过她。
邢燕子同志历任中共河北省委委员、宝坻县委副书记、地委常委、天津市委副书记、市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代表,党的九至十三大代表,第十至十二届中央委员。年9月14日,她被评为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年9月25日,被授予“最美奋斗者”荣誉称号。
毛主席接见邢燕子但非常令人敬佩的是,除了开会时作为代表参与讨论、发表意见外,邢燕子绝大多数的生活仍然是在最基层的农村,养猪、起猪粪、打猪草,并且她是个不带薪的市委副书记,生活在当时依然十分拮据,甚至经常和丈夫到大洼里为家里拾柴禾。
总之,“最美奋斗者”邢燕子,在我国农村经济最困难的时期,放弃城市生活,坚定选择扎根农村,并且无论获得什么荣誉、地位出现如何改变,她始终不渝地不忘初心,一辈子坚守在农村,为农村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突出的成绩。
向妇女模范邢燕子学习与致敬,顺祝各位妇女同胞们节日快乐!
邢燕子简介本文由“老wu侃国学今用”原创,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