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洼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秦城在哪关于秦城的传说,你知道吗
TUhjnbcbe - 2020/12/3 14:34:00
白癜风早期可以治愈吗 https://m-mip.39.net/pf/mipso_6698604.html


  民间传说是最早表现人们精神与文化生活的艺术载体之一,其以辈辈口述显示出强大的传播生命力,而且在内容和形式的不断丰富中使作品有着隽永的生动。诞生于天津宝坻民间的秦城传说,刻画社会景象,书写人生况味,以对生活境遇的朴实描绘,穿越时间隧道,遗存至今。


  位于天津城南宝坻县辛务屯潮白河北岸,有一古城遗址“秦城”。古城残垣尚存,原为宝坻八景之一“秦城烟柳”,现为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遗址大体为长方形,东西约米,南北约米,城墙尚存,但西南角已遭潮白河侵蚀破坏。城墙残高5米,宽20多米,为夯土筑墙,夯土层厚10~20厘米。此城废弃约在西汉末年。出土文物以秦汉时代居多,有石斧、青铜剑、陶器残片等。较有价值的是秦塔式纽铜印、汉青铜盆、"大富牢罂"陶瓮。该遗址为天津市早期城址之一,处于西汉雍奴县治的位置。在这个古老的城垣之上,一些从唐朝开始,世代积累、口耳相传的关于这座古城的传说故事逐步形成。这些秦城传说多以唐朝为基调,以唐太宗李世民做秦王时的历史为背景,在当地群众中世代讲述流传,成为他们不可或缺的慰藉心灵的活动。


  如今“秦城传说”作为天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宝坻区的各个村庄都流传着不同版本但内容相似的关于秦城的故事。近代百年的蹉跎岁月,使秦城传说染上了历史的沧桑和达观,见证着天津的人文足迹。


  实际上,秦城为燕国晚期始建,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亦管理过此城。所以,此城可见秦始皇的身影,却并没有唐初秦王李世民的足迹。然而,民间传说的艺术魅力就在于虚实结合,在似有似无的浪漫和精神寄托之中


  宝坻人李寿祥退休前是宝坻区文化馆的副馆长,也是文博专家,上世纪70年代起,他就对秦城传说做过收集和研究工作。他告诉记者,秦城这一个古老而又神秘的地方,不但滋养着秦城传说的诞生和传播,而且秦城本身的历史就很有研究价值。它因何而建,兴衰几何,存在不同的说法和争议。


  “传说秦城是唐太宗李世民征东得胜回朝经过此地,在此筑城,李世民命*队每人兜一兜土筑城,取土地点是在今口东镇石各庄村北,石各庄村北确实有常年积水芦苇丛生的大洼淀,这就是传说中营建秦城取土而形成的,因此,当地人称此洼淀为‘营淀洼’,又因唐太宗李世民初封秦王,所以,这座古城得名‘秦城’。”李寿祥说。


  然而,在史料记载中,秦城的出现有另外一种说法。《大清一统志》载:“秦城在县东南十里,传秦始皇筑,唐太宗征高丽尝驻跸焉。”《方兴纪要》载:“秦城在县东南十里,秦始皇并燕筑城置戍,唐太宗征高丽尝驻跸焉。”明《天府广记》载:“红心堤在宝坻东南浜海,秦始皇筑,又有城名秦城,在县南十里,亦始皇筑。”秦城是否为秦始皇所筑?年春,天津市历史博物馆考古研究所进行了3个月的挖掘考证,出土了大量战国时期和前汉时期的陶盆、陶罐碎片、瓦当和后汉时期的瓮棺,证实此城始筑于战国,使用盛期为前汉,后汉时弃用。


  李寿祥告诉记者,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遗物,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遗址内出土了一方秦印——双面印范,一面为“泉州丞印”,另一面为“范阳丞印”。此印为秦代官印。按秦代郡治,范阳为现河北保定一带,泉州为现武清一带,不同行*区划的官职印在一个母范上,可以想象秦王朝已在这一带实施有效管理。足见秦城为燕国晚期始建,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亦管理过此城。所以,此城可见秦始皇的身影,却并没有唐初秦王李世民的足迹。然而,民间传说的艺术魅力就在于虚实结合,在似有似无的浪漫和精神寄托之中。


  李寿祥说,秦城传说具有鲜明的民间文学色彩,多以传奇的方式,一方面讲述秦城是宝地,留下很多“寻宝”的故事;另一方面,以秦、唐时代为传说背景,讲述地缘历史的不俗和先辈们感人的英雄举动


  从年开始,李寿祥因工作需要到宝坻各村镇搜集秦城传说,很多老人把从祖辈那里听来的传说故事讲给他听。李寿祥说,秦城传说具有鲜明的民间文学色彩,多以传奇的方式,一方面讲述秦城是宝地,留下很多“寻宝”的故事,例如《秦城索宝》讲述的是住在秦城附近的一个人听说秦城十年一现宝,即每十年就会出现一个宝贝,就买下了秦城这块地,结果真的得到了开启城门的钥匙,得到了两个金马驹的金马粪蛋儿,从此过上了富裕的日子。还有《金马驹》等传说,反映了古代宝坻某些习俗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另一方面,以秦、唐时代为传说背景,借“秦皇、唐宗”建国立业的气派,讲述地缘历史的不俗和先辈们感人的英雄举动,这实际是在启发、教育后代如何热爱家乡以及如何做人。例如《营淀洼的形成》,讲述了李世民率兵东征,屯兵宝坻,用手捧土去造秦城,城建好后,捧土的地方形成了大洼,就是后来的名叫营淀洼的地方。显然用手“挖土筑城”,饱含着对劳动者的讴歌。


  在秦城传说中,还有一部分关于勤劳与财富的传说。例如

秦城传说之一《金瓜钥匙》

讲述住在秦城边上的一对老夫妻,偶然得到了开启秦城大门的金瓜钥匙,开门进城,里面的一切都是金子做的,老头看花了眼,没拿里面的东西,最后没有得到这些宝物,却在以后种瓜的日子里,收获的瓜又大又甜。


  随着时间的流逝,秦城传说作为民间文学的价值显得越来越珍贵。李寿祥告诉记者,如今宝坻仍有很多人热衷秦城传说的讲述和传承,比如文史研究者孟昭宗,他对秦城传说的故事内容十分熟悉,也做了很多研究工作。在民间,除了上了年纪的老人依然能熟络地讲述故事,一些年轻人也对流传几百年的秦城传说有着特殊的感情和
  秦城南一里多地,有个庄叫马庄子。庄里有一个姓王的妇女,丈夫死得早,给她留下一个儿子。


  王妈娘儿俩靠卖烧饼过日子。这天,吃完傍黑儿的饭,王妈家又来了不少串门儿的,说到开春儿地里种啥庄稼好,王妈说:“我看呐,赶明儿开春就多种些大高粱,保准收成好。”


  “那不一定。”串门儿的人说。


  “保准收成好,每天我五更起来卖烧饼去,路过宝坻秦城洼的时候,那有一片高粱长得又黑又绿。”


  “您呐,竟大白天说梦话。这是啥季节呀?还长庄稼,早冻死了。”


  屋里的人都笑了,说王妈累糊涂了。


  王妈有点急了:“你们不信,赶明儿我拿一根来让你们瞅瞅。”


  第二天,天没亮,王妈就起来,挎上笼筐卖烧饼去了。走到秦城洼又看到了那片高粱地。王妈到地头,摸摸这棵,又瞅瞅那棵,刚七成熟的庄稼不舍得糟践,就顺手擗下一片叶子放在笼筐里。


  一到家,她就把街坊四邻的人都喊来,想让大家看看有没有这码事儿。等她拿出来一看,哪是什么高粱叶子,明明是一大截翡翠。


  大伙儿都说:“王妈您遇见宝了,要是多摘几片就发财了。您老也不用再卖烧饼了。”


  等王妈再去时,秦城洼里啥也没有了,只剩下一片荒草地。

《翡翠叶子》讲述的是卖烧饼的王妈,冬天去卖烧饼时总会看到秦城边上有一块绿油油的高粱地,和别人说却没人相信,于是和人打*,掰了一片叶子回来,回家后发现居然是一片翡翠叶子,大伙认为这是天上掉下来的财富。等王妈再去秦城,却只见寒风落叶,什么都没有了。故事表达了百姓的愿望以及抑恶扬善的判断,这是一种民间人文的基础培育,也是对大众心灵素质的滋润。

秦城传说之——秦城烟柳

酒余饭后,为清除口中之所谓“牙慧”者,要用牙签剔牙。现在的牙签,似乎已经没有多少讲究了,有一次我在天津劝业场附近的“宴宾楼”饭庄,就看见一位中年人一阵饱隔之后的剔牙之物,与钥匙、剪刀、简易餐具等系于一处,用毕放归腰间。至于寻常巷陌人家,饭后如要剔牙,伸手便有牙签,诸如苕帚毛儿、扫帚枝儿之类,皆可利用。上述两种“牙签”虽简单方便,但实在不合卫生要求,也不雅观,故不宜提倡。

牙签做为剔牙之物究竟起源于何时?我陋室无书,无能查考。仅就所知而言,至晚在清代雍正、乾隆之时,此物已极普遍。《红楼梦》第五十一回“薛小妹新编怀古诗”诗谜十首,其中第五首《广陵怀古》的谜底,即是“牙签”。诗云:“蝉噪鸦栖转眼过,隋堤风景近如何?只缘占得风流号,惹得纷纷口舌多。”诗之首句点明制作牙签的原料是“柳”,说明采伐柳枝的季节,是“蝉噪鸦栖”已过的秋尽之时,此时柳木质地坚实,正好制作牙签。第二句是说此种牙签的产地,“隋堤”,隋炀帝所筑之堤,西通济水,南达淮泗,长数千里,隋堤之上多植柳树,自古有名。此处以“隋堤柳”指代柳树。诗之第三句是说此种牙签与古代作为藏书标志“牙签”名字虽同,实非一物。唐代韩愈有《送诸葛觉往随州读书》诗:“邺侯家多书,插架三万轴,一一悬牙签,新若手未触。”作为藏书标志的牙签,固然是文采风流之物,与之相比,剔牙之牙签,不过是凑巧“占得风流号”而已。诗之末句“惹得纷纷口舌多”,是说牙签出入于口舌唇吻之间,专为剔牙之用,“口舌多”一语多关,形象生动,情趣盎然。

清时京师的饭馆酒楼多备有牙签,何耳所著《燕台竹枝词》中有《柳木牙签》诗,诗云:“取材堤畔削纤纤,一束将来市肆筵.好待酒阑宾未散,和盘托与众人拈。”把牙签的取材之地,制作之法,使用之时,说得极为明白。

牙签非尽为柳木所制,然以柳木牙签为牙签中之上品。柳木牙签,坚而不硬,柔而不软,质地洁白,口感舒适。而在柳木牙签中,则以“秦城柳木牙签”为最上品。秦城柳木牙签,不但具备柳木牙签的一切特点,更有口感清香、余味无尽的优点。然而这还算不上出奇,尤为奇妙的是,如果因使用不当而刺破了牙龈,牙龈并不出血,也不使人有难忍的疼痛感。据传,清代宫廷之中所使用的牙签,均为秦城柳木所制;京城各大饭庄亦以备有“秦城柳木牙签”为招徕顾客之说辞。影响所及,华北地区大小市镇曾为之风行.然则多有冒名顶替之赝品.

那么,秦城柳木牙签到底产在何地?此牙签既以“秦城”传名,必产于“秦城”。然则秦城位于何地?根据一些比较大型的历史地名辞典,叫做秦城的地名不止一处.陕西、甘肃、广西、山西、河南等省都有“秦城”。然而这些地方并无出奇的柳树,也不出产出奇的牙签。而产牙签并以此闻名的秦城,并不见经传之记载。——此秦城就在我宝坻县境内。

据清康熙十三年本《宝坻县志》记载,在宝坻县县城南十里,潮白河之阳,有秦城,秦城柳即产于此地。关于秦城一名的由来,《宝坻县志》上说:“(唐)太宗东征高丽(今朝鲜),驻跸于此,以太宗是时为秦王,故此地名秦城”。又据明?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秦始皇并燕,筑城置戌,此则秦城之所由名也。本秦时所筑,而太宗曾驻跸焉,故此地益因以传耳。”可见,秦城的历史是很久远的。前几年,曾在此地出土有春秋时期及汉代文物,说明《方舆纪要》的说法有一定的依据。至于秦城何时值柳,已无从考查。查清乾隆十年本《宝坻县志》,知明代初年“泉州八景”(按“泉州”为宝坻古异名)之中已有“秦城烟柳”一景,可见秦城植柳远在明代以前。明时,秦城仅存“遗垒”,唯“烟柳”成林。明人庄铎有诗咏“秦城烟柳”云:“旷代谁能辩伪真,萧凉往事已成尘。当年蓟北都非晋,此日城南尚号秦。缕缕烟痕还似旧,依依柳色几更新?凭临无限伤心处,荒草残阳独立人!”面对残阳荒草,诗人悼古伤今,感慨殊深。然而他应该庆幸他到底见到了这种柳树,而今天的我们,却没有这样的福气了!

据说,秦城的烟柳是一种独特的柳树,它与一般的柳树迥然不同,它的树身较短,树叶较宽而圆,枝条细长柔美。也有人说这是南方一种普通的柳树,北方不常见罢了。

据《宝坻县志》的有关记载可知,秦城柳色,极有特点。每当朝霞欲出的清晨,或者细雨迷蒙的永昼,远远看去,总是笼罩着缕缕烟痕,正如宋代周邦彦之所谓“烟里丝丝弄碧”,“烟柳”一名的由来,大约也是出典于此罢?

烟柳如烟,往事如烟。秦城烟柳在清末的时候灭绝,距今不足百年,但是京城之中的“秦城柳木牙签”则始终不绝,一直沿续到解放之后。但这些牙签,已经不是用秦城烟柳所制的了,这些冒牌的“秦城牙签”之所以终于绝迹,恐怕是因为它们经不起使用者的“检验”吧?!

秦城古遗址仍保存有较为完整的土筑城墙,现为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

1
查看完整版本: 秦城在哪关于秦城的传说,你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