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大洼滋味多
陈爱平
以鲜明的民居为特色形成旅游景点的也不在少数。以四合院为代表的山西乔家大院,山西的窑洞,福建的土楼,以西递和宏村为代表的皖南民居藏族、羌族的传统碉房等。
我国古代建筑材料主要是石和木,而用石头作为建筑材料的比较原始的代表民居莫过于藏族、羌族的传统碉房。碉房在藏语里是“邓笼”的意思,是最早的建筑形式之一,一般一排数十家,非常壮观,宛如古代的城堡,故而碉房。羌族自古以来就有垒石见碉房的习惯——“依山居止,垒石为屋”。他们的碉房上窄下宽,顶平,窗户小而少,一般二至三层。如果你没有到过西南旅游,没有见过碉房,那你可以到我县更乐镇大洼村转转看看,那里的石屋具有院式碉房的某些特点。
大洼是一个自然村,位于更乐镇*府驻地东南13多公里的深山区,现有人口三四百。
刚进入村庄是现在居民居住的民房,白色的墙壁与夏日植被茂密的绿色山体交相辉映,色彩鲜明。再往村后走就像回到了上一个世纪,一种原始古朴之气袭来。我们所行走的这条村中的大路,大概有四、五米宽,由东南向西北延伸,而大路两边的石崖上却是依山居止的石头屋,南面的石屋较多。
这些石崖至少四五米,有的十多米不等。也许为了防御,也许为了增加地上建筑的面积,虽然房屋就建在石崖上,但是临沟的一面石屋,外墙较内墙高许多,并且家家外墙相连并与石崖砌成了一个曲尺的平面。这些石屋大多没窗或者窗户较小,正房大多是二层。当我仰脸看到这一切时脑中出现了藏族碉房的图画——你看它们有许多共同的特点:依山居止,垒石为屋、窗户小而少、一般二至三层。所不同的是藏民的碉房外形一般都是下大上小,顶平,而这些石屋二层的正房都是瓦房,其它的有的是平顶,有的是瓦房。临街的这些石屋大门都不朝街。
大路北边有一条斜向上的石板小路,顺路而上,南面的一切一览无余。这些石屋因地成形、高低错落有致,分布于山石上。或依山就势为墙,或架空筑屋,多数相邻的两家共用一墙。每一座石屋又是一座独立的小四和或者三和院落,只是由于地势问题,院子很小。这是山地,石头很多,建筑石屋,真是因地制宜、物美价廉、实惠方便。大多数的石屋已无人居住,窗户破败,石墙裂缝。其间,有几家翻盖成了白色墙壁的现代房子,显得极不协调,好像有点滑稽,如同一件古色古香的服装上补了一块流行花布。再看我们所在的北边,石屋较少,而现代房屋的比例较多。由于北边的山坡较缓。你看古人首先选择较陡的南山筑屋而居,说明古人防御意识很强。
南北有一石桥相连。这座石桥,全部用石头建成,跨度约四、五米,下面呈拱形,上面是平面。上下都能通路,被乡人戏称石头立交桥。
走过石桥,就到了南面。村中几乎都是石板路,还看见不少的驴石槽。想当年这里也是驴马欢叫,鸡鸣狗吠。走进这里才能更加感到当时筑这些石屋是多么不易。关于大湾村的起源,《涉县志》有这样记载:约在清康年间,张伯同一家从本县更乐村迁此种地立村,因村坐落在一山窝内,人称‘凤凰村’,故取名大窝村。”后群众习惯称“大洼”。
想想那时,张家的祖先看准了这块易守难攻地方,一家老少披星戴月筑起了第一座石屋,从此石崖上、山腰间有了炊烟。一代又一代,他们就地取材用石头把石崖垒高,即可防野兽的袭击,也可以防外族的侵犯。他们繁衍生息,筑起一座座整齐的石屋,形成村落。
这些的石屋,谁说不是张家先人当年的杰作呢?破败但不失古朴稳健的石屋向如今的人们诉说着张家先人的勤劳、勇敢、执着,印证着历史的沧桑巨变,蕴含着令人感动的艺术与生活真谛。夕阳照在这些空荡落寞的石屋上,它们如同满脸褶皱的老人,在阳光下,在风雨中静默地遐想……也许在思念当年的主人,当年的热闹,也许还有当年战争的烟火。
红楼梦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