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乡土文化扮靓美丽乡村
——以枞阳县美丽乡村建设为例
汪健
(中共枞阳县委*校,安徽枞阳,)
摘要:乡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主体,它凝聚认同、助推产业、塑造灵*。乡土文化的存续方式:文化村落、人文文化、产业文化、民风民俗文化等。夯实乡土文化底蕴需要我们:在规划建设中融入文化,在产业发展中传承文化,在乡风文明中留住文化。
关键词:乡土文化;价值分析;存续方式;夯实底蕴。
乡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主体,在新的历史环境下,如何延续乡土文化的根脉,让农村不再成为荒芜农村、留守农村、记忆中的故园?本文结合枞阳县实例,认为必须更好地夯实乡土文化底蕴,让美丽乡村涵养更多文明的源头活水。
一、乡土文化的价值分析
挖掘传承乡土文化,对于凝聚乡村民心,重树文化信仰,提振乡村精神,促进乡村文化繁荣都具有重要意义。
1.乡土文化凝聚认同。乡土文化是生活在一定地域内的人们精神上的情结,它有共同的情感基础,容易产生心灵上的共鸣。保护、传承并利用好这些文化资源,有助于人们形成认同感、归属感,进而产生对家乡的热爱和眷念之情。
时常有人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乡音、乡情、乡风、乡俗、乡品是一个地方的文化标识,不仅对本土本乡人有吸引力,更是他乡游子*牵梦萦的牵挂。文化认同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根基,这种文化认同将增进一个地方经济文化的大发展。
2.乡土文化给力产业。现代社会中,发展经济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利用资源的稀缺性,提高商品的经济价值。把乡土文化资源赋予经济活动之中,生产特色商品,树立特色品牌,既提高了经济活动的文化含量,也增添了商品的附加值。
当前,乡土文化转化为经济价值的形式有:乡土文化产品,也就是俗称的土特产;乡土文化景观,如古镇、古街、民俗风情等;乡土文化经济活动,如庙会,乡土文化表演、各类竞赛等。
千姿百态的乡土文化丰富了农村文化活动,对文化产业项目开发起了良好的支撑作用。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乡土文化,挖掘它们,开发它们,将它们打造成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区
域形象、活动和品牌,使农村拥有自己特定的文化符号和标识。这正是乡土文化具有产业开发价值的体现。现在很多地方都在搞“一村一品”、“一镇一品”,然而没有乡村传统文化的给养,这种开发就会失去发展的活力与后劲。
3.乡土文化塑造灵*。乡土文化发端于基层农村,存续于长期形成的熟人社会。乡土文化在调整规范人际关系中,把“和”作为一条基本原则。“家和万事兴”、“邻里相处和为贵”等谚语,均体现了和谐思想;乡土文化倡导“见利思义”,否定“见利忘义”。这种内在的约束力让人知羞耻、知荣辱,使人们自觉地调整自身行为,遵守风俗习惯,主动履行社会义务;乡土文化注重“诚为本”,强调“情为重”等。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在人们的内心深处无不打上烙印,这是当前美丽乡村建设的“软实力”。如今建设美丽乡村,既是一种生态理念,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它引导人们回归乡土社会,去守望重人情和血缘亲情的伦理家园。所以,用乡土文化扮靓美丽乡村,塑造新型农民,正是契合了中央精神的要求,契合了城镇化发展的需要,契合了农民群众的意愿。
二、乡土文化的存续方式
乡土文化一般带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涉及历史沿革、民俗风情、传说故事、古建遗存、名人传记、村规民约、家族族谱、传统技艺、古树名木等诸多方面。
1.文化村落。历史文化村落承载着许多历史积淀下来的宝贵物质遗产和非物质遗产,对历史文化村落的保护利用,就是对历史文化最好的传承和弘扬。
枞阳县自启动美丽乡村建设以来,一大批历史文化遗产得到了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一大批具有浓厚乡土特色的文化项目得到了传承和培育。但也有一些古村落、古建筑保护不够,一些人文传统、风俗民情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失传,农村文化生活仍然单调,农民共有的精神家园建设尚未得到足够重视。
要加强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注重古村落的保护与修缮。如以陈瑶湖镇谢氏宗祠为代表的水圩古民居、横埠镇的钱家祖村落、枞阳镇大青山村清代的何氏家庙、义津镇义津村的老街等。
又如官埠桥镇、会宫镇一带的古文化遗址。据专家考证,宋代唯一尚未发现的钱币铸造机构“舒州同安监”疑似在这一带。如今在会宫镇城山村蛇沟、*冲等山坡上还存有大量的古矿井遗迹,城山大洼里有大面积的冶炼废渣堆积。这些文化遗存,风土如歌。
2.人文文化。乡土文化传承耕读传家、以文化人,充满乡土气息,又富于时代精神,使农民群众享有健康的精神世界、建设农村各具特色的精神家园。要充分发掘人文景观,搜寻人文遗迹。善于将民间传说进行包装,作为下一步开展乡村文化旅游的重要资源。
一是挖掘名人文化。历史上枞阳县名人辈出,人杰地灵。年,省城合肥推出“安徽两千多年来百位文化历史名人之星”评选活动,枞阳就有11位先贤榜上有名,足见枞阳文化底蕴厚重。
要突出枞阳地域文化特色,从整体规划入手,挖掘名人文化资源,提升本地文化品位。如义津镇高升高庄中心村以“文”育人,新建方苞读书亭和“步步高升”文化广场,大力传承弘扬桐城派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彰显乡村崇文尚德的优良传统。
横埠镇是“将*故里,气节之乡”,历史名人左光斗、章伯钧、章逐民、*镇等都是横埠镇人,“名人故里”和“文化之乡”使横埠镇在皖江产业承接中保持着充沛的发展活力。横埠镇横山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注重挖掘本地历史文化底蕴,建成左光斗生平事迹陈列室,成为横埠镇对外展示历史文化的一个新窗口。周岗村是乡贤“桐城派三祖”中坚刘大櫆的故居,他的诗句“我家门外长江水,江水之南山万重”,意在表明,任江河阻隔,万水千山,也阻挡不了枞阳人探寻世界,认知世界的万丈豪情。这些文化资源正激励后人,传递正能量。
再如麒麟、义津等乡村历史名人文化,这里曾经被称为老桐城南乡,历史上有“文不过南乡”之说。可以通过建立名人纪念馆、雕像群或刻制名人业绩墙等,展示名人风采,提升枞阳人文生态。
二是宣传红色文化。枞阳曾经是一个光荣的红色革命根据地。抗战期间,陈湖、水圩一带是桐东抗日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大*渡江指挥部就设在今天的枞阳镇,桐庐县第一个中共支部也诞生在枞阳县横埠镇章家大屋。而浮山又是中国共产*早期活动的根据地之一。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任书记王步文,当年在浮山从事革命活动的遗址如今清晰地标明方位。浮山在近代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周恩来总理曾给予高度评价。从土地革命战争到新中国成立,为了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枞阳牺牲了多名优秀儿女。著名的将*、外交家、革命家、书画家*镇就是从这里步入革命征程。这些英雄业绩已载入中国共产*的光荣史册,成为枞阳红色革命的历史。这些文化资源具有较高的红色旅游开发价值。
3.产业文化。当前,枞阳有很多区域性品牌亟待重塑。地方特产,如枞阳鲥鱼曾是皇帝的国宴贡品,白荡湖大闸蟹让国内外食客垂涎三尺,“雅致”牙刷、枞阳香肠等都闻名一时。乡土特产,如*羹萝卜、老洲山药、雨坛青虾、麒麟黑猪、项铺生腐、汤沟茶干、孙畈糕点、枞阳藕粉、大地荞麦糊,周潭子夜花茶、义津挂面等是老祖宗留下的宝贵财富。要充分挖掘这些特色产品的源头,增添产品的文化含量,塑造区域性品牌。
历史证明,凡是能与文化元素结合紧密的产品,它的生命力就源远流长。枞阳自古人杰地灵,铸就品牌枞阳,文化资源丰富。要把枞阳品牌与枞阳历史文化元素融合起来,使城乡面貌体现地域文化特色,经济发展体现文化内涵,人文环境体现文化之邦。用文化枞阳打造品牌枞阳,用品牌枞阳造福文化枞阳。
4.民风民俗文化。枞阳县非物质文化资源异常丰盛。如周潭镇大山中心村着力传承非遗文化——东乡武术,弘扬崇文尚武精神,打造武术名村。还有原汁原味的*梅戏、枞阳龙灯会、胡琴书、义津民间传说大红伞、众多的手工技艺、民间饮食文化等……,这些历史文化资源,是枞阳璀璨的明珠,是软实力的核心内容,继承、挖掘和运用好这些文化资源,是枞阳经济社会发展不可忽视的人文资源。
三、用乡土文化元素扮靓美丽乡村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如何充分挖掘和弘扬乡土文化,让村民感知新风尚、传播正能量,营造美丽乡村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实现乡土文化的价值认同?笔者认为:
1.在规划建设中融入文化。规划与文化的融合不仅为规划设计增姿润色,也为文化传承发展提供指南。美丽乡村建设中,我们要同步规划文化建设,同步实施文化项目,同步验收文化设施。
要保护和传承好优秀的传统文化,充分发掘和保护古村落、古民居、古建筑、古树名木等历史文化遗迹遗存,特别是挖掘和弘扬传统人居文化、农耕文化和山水文化中丰富的生态思想,培育和建设一批具有浓厚乡土色彩和地方特色的文化项目,确保每个村庄有看点、有说头,促进文化与村庄的融合发展。同时,优化美化村庄人居环境,让美丽乡村融入传统文明和现代文明。
2.在产业发展中传承文化。现在,有些人总以为文化产业是城市的附属物。其实在特色文化和自然资源丰富的农村社区,以农民创作和生产为主体,以农村历史文化资源为依托,发展传统手工艺、乡村旅游业等,对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实现文化富民,对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农村文化建设都起到积极作用。这些产业与文化的融合不仅传承了历史,也使得农村居民真正做到在家门口安居乐业。
一是运用深厚的文化内涵打好文化牌。对每个村庄的历史遗迹、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等人文元素要深入挖掘,通过乡土文化的个性化展示,巧打“文化名片”经营村庄。如唱响民间故事、扬名美食文化、点亮民俗风情、丰富节日活动等。
要坚持科学策划,在季节性农业旅游上加以扶持、引导。要因地制宜,制定“一村一品”规划,让文化建设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一块招牌。
二是大力发展乡村文化旅游。让美丽乡村的田园风光与乡土文化遥相呼应,彰显特色。变资源为产业,变村庄为市场,变农民为经营者,凸显“乡村游”主题。
如依托浮山、周潭大山、白云岩、白荡湖、岱鳌山等旅游特质资源,围绕国家特色旅游名镇浮山镇、浮渡风情村、白云青鸟、白荡落雁等景观,打造生态文化游;围绕钱铺乡三公山竹海、周潭镇大山经果林、瑶湖湿地打造田园观光游;围绕揽菜子湖、看岱鳌山原生态的奇石风景,打造山水风情游。从而带动农家乐、休闲购物、餐饮度假、生态农业等乡村旅游业,让村民的腰包渐渐地鼓起来。
3.在乡风文明中留住文化。乡村之美离不开文化之美,离不开文明新风。其一,要加强对农村文化市场的建设和培育。实现活动有场地,学唱有人教,学舞有人带。充分利用传统节日和现代重要节庆日、纪念日,广泛开展群众性节日民俗、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等活动,做到热在乡村、热在群众。
其二,加大“送”文化的力度。到农村开展送书、送戏、送电影等活动,把优秀文化产品送到田间地头、送到集市广场。组织送戏下乡、送文化下乡、送科技下乡活动,宣传文化知识,增强村民互助合作意识,建立新型合作经济组织,以合作的力量赢得更大的市场。
其三,引导农民破除陈规陋习,崇尚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乡风与文化的融合不仅使文化有了回归民间的载体,也使群众更加亲近的了解和发扬文化。
坚守草根舞台、布衣舞台的定位,搭建“美丽乡村大舞台”。善于发现群众身边的先进典型,精心打造“最美品牌”,广泛开展好媳妇、好儿女、好公婆评选表彰,开展寻找最美乡村教师、最美乡村医生、最美村官、最美少年、最美家庭等活动,通过善行义举榜、道德榜、功德录等方式,彰显孝道文化,培育和传播家庭文明新风,凝聚向上向善的强大正能量。
积极构建农村志愿者组织,扬奉献友善新风。志愿服务是美好德行的具体实践,体现了公民责任和时代新风。要以农村社区为基本平台,广泛开展“邻里守望”志愿服务,把关爱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关爱因病、因残、因祸导致的残缺家庭、单亲家庭子女作为重点,亲帮亲、邻帮邻,互帮互爱、守望相助,营造“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风尚。
要建立乡规民约,促进移风易俗。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发动农民讨论制定乡规民约,成立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禁*会、红白理事会,并依靠“一约四会”参与民间事务的调解、监督与服务,保护纯朴的村风、民风,遏制陈规陋习、倡树文明新风。
其四,要创新乡土文化传播的新载体。现在,农村文化墙从“美化”到“文化”,不仅继承历史文化、传播现代文明,也宣讲*策法规、倡导道德规范,还改变了农村面貌、促进了乡风转变。
“文化墙”作为地道的文化传媒新载体,可以依托大量现成的农户院墙,改拆为建、修破为新,广泛宣传村庄整治、民风民俗、崇德尚贤等,使美丽乡村建设与文化元素植入的完美“联姻”。如该县会宫镇会宫村公共文化设施墙,成为千年古镇的一张美丽名片,也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一道靓丽风景线,使老百姓随时随地感受到文化风景带来的扑面清风。
其五,积极培育弘扬乡贤文化。乡贤通常是指乡村知书达礼并以德服众的人,他们多以耕读传家,殷实富足,尽管不一定是村里最富的人。但乡贤们从小就熟读儒家经典,深受儒家礼义教化的影响,为人正直、处事公道、急公好义、闻名乡里,他们是村庄的道德典范,是村庄的“精神领袖”,成为村庄秩序的守护者。
对当地农村历代名贤积淀下来的思想观念、文化传统、文史典籍进行挖掘整理,延续传统乡村文脉,培育富于地域特色和时代精神的乡贤文化,增强农村的文化吸引力和凝聚力。同时充分利用民间文化资源,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民间工艺和民俗表演项目,培育一批乡土文化能人、民间文化传人,彰显本地农村文化特色和魅力。这不仅能使群众增收,也使得该项民间工艺及其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和价值。当下,我们还要鼓励各界成功人士回乡支持美丽乡村建设,以自己所学所长反哺桑梓,以自己的嘉言懿行垂范乡里、教化村民。乡贤文化将为美丽乡村增添一抹新的亮色。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加入微社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