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故事[一]冰湖渔猎
查干湖,蒙古语为“查干淖尔”,意思是“白色圣洁的湖”,位于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境内。它南北长37公里,东西宽约17公里,总体水域面积平方公里,年蓄水量约7亿平方米,是中国十大淡水湖之一。
自古以来,中国的北方地区是少数民族的居住地,尤其以满、蒙等民族为主。这些民族的生活来源主要靠狩猎、放牧和少量的耕田为主,而狩猎又分兽猎和鱼猎之分。据说,蒙古的最后一个鱼猎部落就生活在查干湖畔。清朝的第三任皇帝雍正(入关后),在他的诗篇文章里,详细的描述了我国北方少数民族有关鱼猎的宏观场面。
时过境迁,古时的鱼猎场面,我们只能朦胧的遐想。但是,当我拿起相机来记录今天“冬捕”的场面时,雍正皇帝那“铁马冰河”般的诗篇,又在我的耳边猎猎作响。
中国最古老、规模最大的冬季渔猎
每年12月的时候,北方著名的查干湖会冻结出近一米的冰层。冰层下,是那些被野养得肥美的各种大鱼。
这个时候,会有一群人,乘着马拉的爬犁呼啸而来,马头上的红飘带和爬犁旁的狼牙旗飞扬。人群从爬犁上卸下来巨大的青色渔网,他们凿开冰洞,搭起供桌,摆上祭品和九个圣火盆,再立起数米高的七彩经幡,用以——祭湖,醒网。
祭祀过后是劳动。他们凿开一圈冰洞,放下那张巨网,一时间,呼气如云,挥汗如雨——最后收获的,是成千上万斤的肥美大鱼。
几千年,年年如此,到今天,依然没有改变。
冰鱼之宴:北国帝王和黎民同行
这里的渔猎,或许更应该写成“猎鱼”。在冬天能够凿开冰层猎取大鱼,那实在是只有上天厚爱的部落才能获得的营生。
首先,必须寻找大陆上高纬度地带的湖,而这个湖必须恰好只有两三米左右的深度。最重要的还有,这个湖所在区域必须生态优良,才能在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形成一个天然的冬季渔猎场。到目前为止,我国能够进行大规模渔猎活动的,只剩下查干湖了。
查干湖,是吉林省最大的湖泊,名列中国十大淡水湖的显赫名单上,它静卧在前郭尔罗斯大草原。生活在湖畔的蒙古族人,给它取了一个极其神圣的名字,取意白色圣洁,名为“查干淖尔”。
在查干湖捕鱼,在辽金时代最有盛名。据说辽帝们大多喜欢吃“冰鱼”。其中,以萧太后的儿子辽圣宗为最。每年腊月,他都会率领嫔妃大臣,浩浩荡荡来到冰冻的查干湖上扎营。他们用的是一种极具北方风情的“凿冰取鱼”之法:先将大帐篷里选一小块冰层刮薄,直到可以清晰地看见冰下有鱼游动的身姿。在皇帝的率领下,那些身着裘皮的美丽嫔妃,还有武将文臣们围坐在薄冰圈之外,轻轻敲开冰面,鲜活的鱼就会自动跳出来。传说中第一条鱼一旦出水,皇帝本人会亲自主持召开盛大的头鱼宴,而那些接二连三跃出冰面的鲜鱼,或烹饪,或直接刨成鱼片,鲜美无比——人们大啖冰鱼,饮酒作乐,到了春天才会返回……如今查干湖渔猎后的全鱼宴,据悉就是从辽皇的嗜好开始,最终慢慢成形。
千年前,中国北方的气候、地理状况都与现在不同,那时从嫩江流域、辽河流域到中国北方的很多湖泊都盛行冬季捕鱼。所以皇帝爱吃冰鱼,也并不妨碍黎民在其他地方打冰窟窿,下大网,捕鱼而食。
到了清代,渔猎在查干湖畔成为了固定的操作,居住在附近从事这一营生的蒙古族人,得到了这样一个称号:查干淖尔渔夫。
最后的渔猎部落:拥有多米的渔网
人类纪元走过几千年后,在中国北方,就只剩下查干湖畔这一个渔猎“部落”了。他们拥有的巨大青色渔网,足有多米长——这张网,在每年的12月中旬“开网”,再到第二年的1月中旬“收网”。
从古到今,“查干淖尔渔夫”们在渔猎之前,都要祭祀湖神,唤醒冬网。只是仪式上的很多细节,明显能看出文明的进化和改变,现在能看到的祭祀活动上,人们要跳查玛舞(一种蒙古族特有的宗教舞蹈)、诵佛经,“鱼把头”还要唱祭词——祭祀天父、地母和湖神,最后,渔夫们喝下壮行酒,奔赴渔猎点。
渔队的首领“鱼把头”是整个队伍的灵*人物,他对湖区的地形了如指掌。一个最简单的道理是:网再大,也铺不满更为巨大的查干湖。所以,“鱼把头”会判断到哪个区域才能打到大鱼——每年下网的地方,都由他挥手来指定。隔着一米厚的冰层,这完全是一种凭经验的*博。而要当上“鱼把头”绝非易事,不仅要拥有高超的捕鱼技术,还要人品好,受当地人尊崇。
整一个月的渔猎劳作,健壮的渔夫在寒冷的季节里燃烧着自己肌肉的力量,换来部族的丰收。每天凌晨,北方的天空还悬挂着晶亮的星辰,渔队就已经在黑暗中驾着马车来到巨大的查干湖冰面上了。马铃声打碎了冰冷的黑暗,车夫的吆喝声时刻调整着马蹄的节奏,一种秘而不宣的力量,从冰面上传来。
从“鱼把头”手指点下的地方开始,渔夫们开始按照对称的圆弧路线凿穿一连串冰洞,近百个冰洞最终会汇合成一个巨大的圆,直径近千米。而后,多米长的巨网,从入网口放进水里。网的两端,各自穿着一根木杆,渔夫们通过事先打好的上百个冰洞不断调整木杆,最终让巨网在湖底形成两个半圆的牵引,而这个网构成的巨大的圆,最终在距离下网口正前方米的地方汇合——收大网,等大鱼。
巨大的网完全超出了个人的力量极限,无论是下网时,还是收网时,马匹总是一再出场,它们拉动绞盘,而绞盘拉动大网——仅下网,就需要八九个小时,人马辛勤,可以想象。
笔者请教过查干湖渔场的副场长徐福财,他说查干湖的水约有两三米深。仔细想来,冬天结冰又近一米,巨网在水中形成的圆,立在水中,顶冰拖底,拥挤在一起的鱼群,只要大过网眼,大都被一网而尽。
收网时,大网裹着冰层下的鱼儿从出网口缓缓露出冰面,硕大鲜活的鱼,和着青网色彩活泼,顿时丰富了一片白色的冰面。水底的世界被整个地打捞了起来,大鱼们被平摊在冰面上,等在两侧的人们便会拿着渔场准备的专用编制袋,将胖头鱼、白鲢鱼、鲤鱼收入囊中。肥美的大鱼刺激着所有人的神经,兴奋感促使人们比拼着谁更眼疾手快。一般来说,一网鱼都会有成千上万斤,有时,整个渔猎的鲜鱼产量会超过百万公斤——那或许是极幸运的年份,每网都超乎渔夫的想象。而为了保证这样大规模的捕捞,每年渔场都会投入上百万条鱼苗。
孝庄皇太后的故乡:圣湖畔的游猎故事
查干湖之所以会成为当地人心目中的圣湖,除了让人叹为观止的渔猎,还有美丽的春夏秋三季。在不结冰的日子里——候鸟会在查干湖上的天空中扑扑而过,嘶鸣着消失在天际深处;湖中的人,撑得一只小船,悠悠地在碧绿的芦苇和蒲草中穿行;放眼望去,大片大片的金色马蹄莲和娇艳的莲花在水中随风摇摆……这不是在天上的仙境,而是在东北平原腹地。当悠扬的马头琴随着空气中的花香沁出来,查干湖畔最美丽的故事总会被人娓娓道来。
据说当年,大玉儿就是在查干湖畔打猎时偶遇了皇太极,一代帝王对她一眼难忘。之后,皇太极聘大玉儿为庄妃。再后来,大玉儿成为了孝庄皇太后。她的父母,死后就葬在了查干湖畔,皇帝特意立了一块追封忠亲王暨忠亲王贤妃碑。至今,这块石碑还保留在查干湖畔的孝庄祖陵内。当年,照看陵墓的坟丁共有10户,他们世代居住的地方,也就是现在的库里村。村中赵姓、高姓、包姓等,多是当时守坟户的后代。
大玉儿之所以会出现在查干湖畔,是因为她本身就出身于蒙古族中的一个显赫家庭——而查干湖自成吉思汗时代开始,就因其丰美而成为了蒙古贵族的领地。年,成吉思汗亲率9万蒙古铁骑来到科尔沁草原,攻下查干湖畔的金国重镇塔虎城后,就曾在查干湖宰杀了81只绵羊虔诚供奉,行“九九”大礼祭湖。之后,他将这片肥沃的土地划分给了他的二弟哈不图?哈萨尔。若干年之后,大玉儿作为一个蒙古贵族女子,游猎在查干湖畔就很平常了。
从今天的行*区划来看,查干湖属于吉林省松原市的前郭尔罗斯蒙古自治县(简称前郭尔罗斯县),这也是吉林省唯一的蒙古族自治县。这个县的位置非常特殊——位于松花江和嫩江交汇形成的倒写的“人”字的交叉点上,两江交汇给这里带来了肥沃土地,因而物华天宝。
图片故事[二]郎木寺安放着一种希望
也许每一个人都会对某个地方寄托一种希望。有的人为了一场盛会,有的人为了一个镜头,有的人为的是一段经历,一个美好的愿景……当然也有人则是为了一种关怀。
“郎木”藏语是仙女之意,寺院山上的洞中有岩石酷似亭亭玉立的仙女,民间传说为仙女所化,故名。如今郎木寺(虎女寺)所处的四川、甘肃交界地带,自古以来就是川、甘、青各族民众朝拜黑虎女神的圣地。藏传佛教兴起后,在那里建寺已历千年,但仍被命名为“虎穴仙女寺”——郎木寺。而且,这地跨两省的大寺内,最受民众尊崇的不是诸天众佛,而是传说中的老祖母郎(藏语虎)木(藏语女性),其原来居住的洞穴,那是圣地中的圣地。
可以说郎木寺是给一群外国的背包客发现,并且用他们的镜头带出来的。这样一个地方,在四川与甘肃的省界上,在版图的缝隙里,却被发现并推崇着。郎木寺其实不是一个寺,而是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的一个以寺命名的偏远风情小镇。要进入这个镇,也是要花费几番周折。
这里算不上很高的高原,海拔是大概是米,距离兰州大约公里。从兰州出发,往南走,经过临洮,临夏,沿着丝绸古道的一条支线折向西南,过土门关后,就进入了甘南境内。从夏河出发到朗木寺途中,一路笼罩着一种温润的空气,镇子周围的山上有湿润的云雾缭绕,寺院散在山坡上,山后是灰色的天,静谧而不阴郁。冬天的山里,空气凝湿着,偶然透过云层裂开的口,会有一束光照下来,使人温暖。
这个小镇足够小,只有一条大街,两旁是房屋,背靠的就是山。街的尽头左前方是寺格尔底寺,属四川境,右前方通往达仓朗木寺,属甘肃境。一条小溪从镇中流过,小溪虽然宽不足2米,名字就叫“白龙江”。“白龙江”划开了两个省份,而这两个省份的人却用着同一条溪水。喇嘛寺院、清真寺各据一方地存在着,恬静而平和。
走在郎木寺的大街上,古朴的民居榻板屋建筑在山腰间,密密麻麻有序无序的簇拥着。你可以随处爬上山坡,回望每一个视角不同的风景。整个小镇就在绿色的树林围绕中,美丽得令你惊叹!到了郎木寺,一切,给人的感觉就是安宁、空灵。仿佛终于找到了一种隔世的尘土,安放下灵*。仿佛你开始就是属于这里,现在终于找回了这里。
晒大佛,信徒们崇高的理想
是这样一个地方,不少人对它充满着期待。不同的人,为着不同的希望风尘仆仆而来。在行路里的一群人中,有类似我们这种,规往的理由很复杂。当然也很简单,首先有个认真而合理借口,就是冲着每年正月十三隆重的亮佛节而来。
每年的春节期间,在甘南草原的各大寺院都会举行很多的宗教活动。这个正月法会一直要延续到正月十六才结束。这个时候,来自各地的牧民们,都会纷纷盛装前来参加。当然,这少不了旅行者和摄影者的参与。这几日,世界各地的众多游客,就会把小镇的所有客房全部挤得满满当当。在这一系列的活动里,正月十三的晒大佛(也就是亮佛节)将是最盛大的一场。
“晒大佛”是藏传佛教寺院所举行的传统法事活动,流行于西藏自治区、甘肃、青海、四川等地农区。各地活动日期不尽相同。一般在藏历二月初、四月中旬或六月中旬举行。郎木寺的晒大佛,是将寺院中供奉的大型佛教唐卡抬到离寺院有六七百米远的山顶上晾晒。唐卡是一幅宽近10米、长近20米的长方形的巨型佛教绣品。唐卡的画面结构一般是,中间部分为佛祖释迦牟尼绣像,四周绣有佛教传说故事。
此节日是午前举行。当天上午9点开始,随着号角的吹响,红衣盛装的喇嘛们就抬出大幅的唐卡佛像。走在前面的还有仪仗,后面是鼓号。两旁的信徒们纷纷恭迎,直到佛像缓缓被抬到晒佛台上。这时候,在法号声中,释迦摩尼佛像被展开,当佛像在晒佛台展开后,僧人信徒均念沐浴经,颂赞佛陀功德。整个晒佛活动场面宏大,给人一种震撼心灵的力量。此时,“晒大佛”也推向了最高潮。
奇特的是,据说,不管风雨如何,每年只要到了晒佛的时候,佛像一旦被打开,马上就会雨过天晴。当佛像展开到佛的额头时,第一缕阳光定会照到佛的额头上。那晨阳下,巨幅的佛像色彩光耀,仿佛朗照整个乾坤。游客和当地群众蜂拥而来,更有信徒顶礼膜拜,争献哈达。这万众信徒,激情十分,恨不得多一秒触摸佛像。这人间的心愿,浩浩荡荡,而佛祖始终眼角微合,笑对众生。
晒佛仪式大约持续一个半钟,场面宏大而壮观,我们这些为摄影而来的人们也激动而忙碌。当活动收尾的时候,佛像渐卷收。这时候,才看见数万的信徒们逐渐回归平静。人们或目送或跟从着佛像回寺,这庄重而热烈的场面才终于结束。人流散去,唯留下那一缕的阳光,仍执著地沐浴人间。
像这样一个盛大的节日,对于我们这些来自远方的客人来说,自然是充满好奇和期待。在郎木寺呆的春节期间,除了目睹这些藏民们的虔诚,还深深感受到他们的朴实和热情。它不断唤起你对生命的热爱,唤起你对信仰的坚持。不管是你,是我,还是他,在这里,对于生命的一种诠释,仿佛被格外的放大。对于生活,在那些时刻里,我一直在思索着,我们给予什么样的希望?
是他,带领我来到这里看希望
当然,这是我最想提到的。他让我同时也想到了旅行的另一种意义。想到了生命前进的许多种方式。
在晒佛节上,有幸结识了达仓郎木赛赤寺的管家达尔吉。他给我的印象是那么的和蔼而正直。他的国语讲得很流利,谈话中,我才知道达尔吉曾经是这里一座希望小学的校长。他带领我去看这所由达仓郎木赛赤寺管委会创办的达仓郎木寺希望小学。
在当地,未满18岁的孩子未许出家当喇嘛,年,寺院为解决这些孩子的问题,出资创建了这所小学,用的是一家藏医药铺做校舍。学校的学生,平时都住在寺院的喇嘛家里,这些学生的生活费用,都是由这些喇嘛承担。当时,就读的学生,一律都是些将出家的男孩子。
达尔吉是从03年才从寺院转到学校担任2年教师。当时办学的条件很差,校舍破烂不堪,缺用具,缺老师,现有的老师都是寺院的僧人,国语水平都不高。教材要到县上的新华书店购买。在05年达尔吉担任第二任校长的时候,学校的经费只有元。
年6月,达尔吉看到了学校的困难。为解决困难,他开始打破前例,让游客走进学校,接受现金和物品的捐赠,并且同意招收志愿者老师。这样,来自社会的帮助日益增加,在游客的宣传下,越来越多的社会人士都纷纷伸出支援之手。这一年,在他的努力下,学校逐渐制度化起来,有了5个中文老师,1个数学老师和一个英文老师。有了这些来自各地的志愿者老师,学校课程也相应多样化起来,开辟了中文、藏文、英语、数学、美术、体育等学科,其中,来自厦门的顾老师一来就在这里义教了8个月。
年9月,寺院出资结合社会捐赠共同修缮了长期破旧不堪的教室,使得孩子们在雨天和雪天可以照样可以读书。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修缮好了的学校,白色的围墙,红色的砖屋。教室和办公室会议室总面积平方米,操场面积平方米,厕所15平米。在逐渐得到经济支持之后,操场还划出羽毛球场、建起篮球场,为孩子提供体育场所。此外,达尔吉还特地购买了电视机,每逢周五定期给学生观看教育片。接着又设置了图书室、会议室以及冬天的取暖屋。
达尔吉校长一心为贫困家庭和孤儿着想,他自己就收留了5个学生,负责他们生活起居。并且他还曾说服过4个女孩的家们让她们读书。在他接管学校之后,学校开始招收甘肃、四川和青海的贫困农牧民家庭的孩子,以及一部分的孤儿。招收条件不再限制于毕业后出家的孩子。这样,这些学生毕业以后,有更多的选择,有条件的可以继续升学读书。学生在校期间,学杂费用和生活费用皆由寺院免费提供。这些或没有父母,或贫穷不能上学的孩子们在这里找到了一个温暖的家。年,经过申请,达尔吉校长的命名,学校正式成为民办小学,并且终于才有了正式的名称。年,学校的教材开始由教育局免费发放。年以后,学校由5年制小学改成6年制小学。学校还办板报,出校刊。在达尔吉的努力下,这座建立在寺院旁边不起眼的小学,终于成为中国千百所希望小学中的一所。
如今,为这座希望小学付出很多心血的达尔吉校长已经离任回到寺院工作。希望小学也在*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