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版的嘉庆《东台县志》何垛场图中,四灶位于头灶之西,白滩头之东。北有薛家舍坝,西北天兴团坝,南为上官棚、窦家洼;西南有薛家舍、杨家团、叶家锅、东广盈。
四灶之名,起于明代。嘉靖年间,洪武苏迁时落户至何垛盐场的姜姓人家,迁到这里立起四口灶烧盐,称为姜四灶。四口灶分布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名东灶、西灶、南灶、北灶,合称四灶,时间一长,人们就不再全称姜四灶而简称四灶了。其时四灶是东台、何垛二盐场民众下海的必经之地,随着东何二场的盐灶向东拓展,人们来此开店做生意,逐渐形成了一条百丈多长的草屋街道,称作四灶小街,成为盐灶时代的小经济枢纽。
围绕四灶和四灶小街,周围逐渐布开了盐灶:有(小)头灶、七灶、东七灶、八灶、东八灶、西八灶、八灶西洼、十灶,东北有上官棚,最南是八灶南洼、旧灶,西边有*金坝,西南有董家坝、陈家灶。各个灶、团、村舍,命名有先后,方位有选择,形成了以四灶为中心的团灶群落。
明末,严子明兄弟仨迁到烧盐的地方,起名严家灶。陆永兴家迁来烧盐的地方,叫六(陆)灶港子。邓福旺家迁来烧盐时,人口多,一下子立了十口灶,地名就叫十灶。周朝洋、周坤洋兄弟分别在何垛河南北两处烧盐,就叫南、北洋家团。叶姓人家烧盐居住的地势比较高,叫作叶家垛;原来有口烧盐的废灶没拆除,就叫旧灶了。
清初,从兴化县迁来的杨晋义,因是散户居住,乃名杨家舍;又因是清代来这里烧盐的第一个灶,也就叫了头灶(小)。雍正时,来烧盐的梅姓人较多,取名梅家灶。顾姓来时比较穷,住在破灶屋里,后来烧盐发达了,取名顾家灶。另一户姓徐的来此后改姓陈,地名叫做陈家灶。
清乾隆年间,四灶附近有一洼草地,地势低洼,茅草生长繁茂,用来编帘子不透风,盖屋不漏雨,是天赐好材料,民间称为“天赐洼”;管理这片草地的人姓楼,乃名楼子头。先后迁到这里来垦荒的,姓苏的住处叫苏家舍,姓何的住处就叫何家舍,姓李的住处则叫李家墩,姓殷的木匠搬来就叫殷家墩子。
新中国成立后成为建制镇的四灶,当年是东台、何垛二场的重要产盐区。北边十灶、十三灶等时属东台场,后来划去海堰镇;南边的上官棚、叶家锅、东广盈等则时属何垛场。
上世纪80年代东台县地图中,四灶公社位于县城直东15公里处,东与头灶、曹丿两社相邻,南与南沈灶毗邻,西接东台与城东公社,北与海堰公社交界,总面积80平方公里。是时,仍呼灶名的24个,墩名16个,舍名10个,团名8个,洼名4个,积淀为四灶社区不易忘却的盐文化地名。
四灶团灶集中,盐产量丰富,成为官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