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洼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新立镇史家村村情调研报告选调生
TUhjnbcbe - 2023/6/1 22:03:00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助力健康中国 http://nb.ifeng.com/a/20180427/6536099_0.shtml


  年1月,根据《关于做好盘锦市年辽宁省选调生到基层培养锻炼有关工作的通知》,我荣幸地被分配到盘锦市大洼区新立镇史家村任村书记助理,开始了我的基层生活。入职以来,通过进家门、察实情、听民声,了解群众想什么、难什么、盼什么,对史家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经过这次调研,我发现了本村发展的一些问题,并通过分析、讨论,对自己今后的工作有了更加清晰的思路。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村情概况


  (一)基本情况


  史家村位于大洼区新立镇北面,镇中心街道位置,南到新立镇中心,北到盘海营公路,东外环道从南大屯史家屯穿境而过,距镇*府1公里,村内主要道路均为柏油路,交通便利。全村土地总面积6.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8亩(水田亩、旱田面积43.78亩),人均耕地2.19亩。该村共辖有5个自然屯,户,总人口人,*员47名,低保户17户。


  (二)基层组织建设情况


  村两委班子健全,共5人(交叉任职),其中村书记(主任)苏春明,大专学历,46岁,退役*人,村委会副主任刘雨浓,大学学历,31岁。村两委在村书记(主任)苏春明、村副主任刘雨浓的带领下,建立了学习、工作、*务公开等一系列制度,在对待重大问题上能进行集中讨论,同时积极努力学习科学理论,不断加强和完善基层组织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全村共有*员47人,入*积极分子1人,其中女*员10名,占21%;30岁以下8名,占17%;60岁及以上17名,占36.2%;大专及以上学历18人,占38.3%,*龄30年以上*员17名,占36.2%,没有不参加组织生活、不交纳*费,或不做*分配的工作的*员。


  村两委班子紧紧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精诚团结,齐心协力,分工明确,积极以改革创新精神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进行新探索、总结新经验,全面、深入、扎实、持久地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水平,加快基层组织建设步伐,努力为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三)村经济发展


  1、经济发展现状


  经调查,史家村村民生活来源主要有以下两种渠道:一是种植水稻、玉米、杨树等作物,这是村民最主要的生活来源,二是养殖业以养殖河蟹为主,除此之外就是依靠外出打工赚钱,目前村里青壮年主体外出务工,村里大多是留守妇女、老人和儿童,村民思想比较守旧,村里水稻收割道路交通较差。


  2、农业结构


  史家村是种植水稻村,全村耕地面积.78亩(水田面积亩、旱田面积43.78亩),其中,养殖户有12户,主要为养殖河蟹,占地面积亩,全村没有一个工业项目,没有村集体经济。


  (四)新农村建设进展情况


  近年来,根据区委、区*府的统一安排,完成了房屋建设规划、路面硬化及改厕工作,村民生活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


  (五)社会治安情况


  据调查,近年来在上级*委、*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村“两委”干部的共同努力下,该村目前村情稳定,民心向上,不存在其他不安定因素,社会治安状况良好,没有发生重大恶性群体治安案件和集体上访事件。


  (六)具有的基本优势


  在清醒地看到问题的同时,我也发现史家村具有发展的优势。一是有一个干事创业、健全团结的年轻村两委班子,有一支务实为民的*员队伍;二是有丰富的农保田地资源,土地肥沃,具有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巨大潜力。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大病致贫现象仍有发生


  在农村,很多家庭“平安无事”时可以“怡然自得”地生活,一遇到大病,诸如白血病、癌症和一些慢性“富贵病”,全家人都将被拖入贫困的“深渊”,完全没有抵御能力,变卖家财、东挪西借,甚至不顾面子发“众筹”。虽然说近几年*府有设立“新农保”、大病救助和其他一些慈善救助措施,但这些对遇到大病的村民只是“杯水车薪”,有些病人不得不自愿或被自愿地放弃治疗。


  (二)农民收入水平偏低


  一是土地流转不够灵活,集约化程度低;二是农业生产方式落后,缺乏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农产品附加值不高;三是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过快,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四是经济发展渠道单一,经济效益普遍偏低;五是农民在文化素质方面,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接受新事物、新技术较慢;在技能方面,具有一技之长的还比较少,体能性的务农、打工占绝对比例。


  (三)农村的“老龄化”“少子化”现象严重


  中国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涌入城市务工,原本黏着于土地上的乡土社会在被不断解构,随着青壮年的流失,农村老龄人口成为了乡土社会中相当稳定且重要的群体,他们担负着乡贤社会治理、老人农业发展以及乡村文化重构等重要使命。以我所在的史家村为例,其户籍人口人,常住人口人,其中村里14岁以下人,占比20.6%,60岁以上人,占比46.92%,80岁以上60人,占比4.3%,导致农村的“老龄化”“少子化”现象严重,走在田间地头,很少看到年轻人的身影,老年群体已成为现代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


  (四)村民精神文化生活单调


  据调查,村里没有活动广场、文化娱乐活动室、图书室等,老百姓业余时间除了电视就是打扑克、搓麻将,村里基本上没有其他的文化基础设施和文化载体,精神文化生活极为单调,他们希望村里能建设文化广场、健身器材,供大家锻炼身体。


  三、我的几点看法


  针对目前史家村的总体情况,在以后的一段时间我将从以下几方面工作思路进行出发:


  (一)进一步加强*的基层组织建设,建设一支为民谋利益、深得群众信任的干部队伍


  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干部的整体素质。充分利用好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实施“对口培训”,组织本村*员干部和群众定期收看,为*员干部播放*教视频,提高*员干部综合素质,加强其对农业科技、法律法规等知识的学习;指导农民观看种植、养殖科教视频,用科学知识与“土”经验结合发展生产,促进农民增收。抓好*员队伍建设。大力宣传鼓励、引导农村青年、致富能手、回乡退伍*人和大学生积极加入*组织,不断壮大*员队伍,为基层组织注入新鲜血液,确保*的事业后继有人。把一些有知识、有文化、工作能力强,具有开拓创新、事业心强的年轻人充实到村两委班子中去,增强我村基层组织活力,更好地与时俱进。


  (二)积极探索,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


  史家村没有集体经济收入,村级财*情况窘迫,无疑直接影响到我村的发展,许多基础设施的开展和公用事业的进行都因资金不足而搁浅。建议考虑筹办村办创业项目,由村委会和村民共同参入股份,这样既可以增加本村的财*收入,也可让广大村民共享发展成果,走共同富裕之路。除了资金问题,我们还面临着建设用地少、资源变资产难度大、专业人才少等问题。对此,我们将从四个方面求突破:


  一是解放思想激活力。紧抓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机遇期,解放思想、敢冒敢闯,尽快找到适合本村实际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二是改革创新添动力。支持村集体依法经营土地资源,允许村集体对违规发包、超期占用土地进行纠正并收回,鼓励金融机构开发适合农民需求的新产品。三是谋划产业提效力。在合作经济上谋出路,在集体股本上创新路,在发展模式上拓宽路,在资源利用上闯富路,最大限度凝聚合力、激发活力,最大限度做强产业、增加效益。四是强化引领聚合力。选用素质高、思路清、懂经营、善管理的能人参与进来,积极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推行所有权和经营权两分离,实行集体经济收入分配比例和分配总量控制,积蓄发展后劲。


  (三)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1、建议想方设法筹集资金,开辟村精神文明活动室和文体活动、健身活动场地,购置图书报刊供村民阅览,组织有技术村民,办起各种编织、刺绣等学习班,举办各种文体活动,既可以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又能增长他们的致富本领,更好地促进我村乡风文明,同时加强普法教育活动力度,鼓励村民学法、懂法、用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村居。


  2、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普及科学知识,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四)发挥自身优势,努力为群众办实事


  及时收集各类科技、农产品供求信息,农作物销售渠道,及时发放到农户手中,发挥懂电脑优势,教会他们用网络与外界沟通,开阔视野。


  目前,在上级*委、*府的亲切关怀下,在史家村干部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村两委正在努力探索一条适合本村实际情况的发展道路。作为基层选调生,今后我将继续扎根农村,为村两委建言献策,争做新时代“一懂两爱”(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高素质基层干部,努力做好国家*策法规的宣传员、村情民意的调查员、群众事务的服务员,与史家村的干部群众一起,掀开美好明天的新篇章!

来源/作者: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区新立镇史家村*支部博大明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1
查看完整版本: 新立镇史家村村情调研报告选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