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辽沈晚报铁岭时刻」
“老田,老王家把我家青苗砍了怎么办?”“老田,学校的树倒了给我车砸坏了怎么办?”自从“老田说事”个人调解工作室成立以来,经常有村民“登门拜访”。老田名叫田成岐,今年68岁的他是昌图县大洼镇公安村的一名退休村*支部书记。做了半辈子村支书的他向来有一副热心肠,经过镇里几次思想动员后,田成岐决定发挥余热、退而不休,继续为村民服务。“既然领导信任我,家人支持我,村头巷尾百姓愿意找我,我就一定要尽心尽力把事做好。”田成岐说。
“你们给我评评理,哪有他们家那么办事的?还有没有王法了?便宜都让他们家占了。”这位来势汹汹的正是大洼村村民李某,她听说镇上成立了“老田说事”个人调解工作室,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到工作室上找到老田,将埋藏在心里4年多的苦水一股脑全部吐了出来,老田耐心地听李某讲述了自己的闹心事。
原来,李某在年把自家耕地按照4.8亩的面积承包给了另一户村民徐某,后经过土地确权证实这块耕地的面积实为5.6亩,李某需要上交0.8亩的土地溢出面积增收款。她认为此笔款项理应由徐某负责,可是徐某拒不上交此笔款项也拒绝支付0.8亩的租金,不仅如此,徐某还擅自领取该土地的粮食补贴款。两家因为此事多次争吵,僵持不下,最终都是李某承担了增收款的费用。
老田到徐某家里去核实情况,原来徐某常年在外地打工,家里只有他的妻子和年迈的父母,他的家人听明来意情绪激动,以户主不在家为由,拒绝与老田沟通。老田几次登门无果后,决定将徐某召回。把大家聚在一起后,先是把村上的土地台账找了出来,经过翻阅查找,李某的耕地确实在年由4.8亩确权为5.6亩,而两家的承包合同上依然是4.8亩。一开始徐某还一口咬定就以合同为准,合同是多少他就认,合同以外的款项他都拒绝支付。老田面对徐某强硬的态度,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边解读相关*策边观察徐某的情绪变化,随之调整谈话方式与内容,将心比心地劝导,最终徐某态度缓和下来,敞开心扉承认自己以为拿合同说事就可以一直占便宜。
经过老田的不懈努力,当事人自愿化解了矛盾,双方就土地承包纠纷事宜达成了一致协议。就此,持续4年多的纠纷得到了圆满解决,整个过程迅速高效,得到了当事人的认可和赞赏。
基层调解像这样复杂棘手的案例不在少数。应对日益复杂的矛盾纠纷,老田认为自己的专业能力也需要不断提升,他利用业余时间积极“充电”,通过自学等方式丰富法律知识,提高工作能力,还主动参加司法所召开的调解员研讨会,大家共同分析案例,交流分享经验,为更好地调解纠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老田时刻秉承着“不搞虚事,干实事”的原则,用耐心调解群众纠纷,用真心促进村屯和谐,为群众解决各种“麻烦事”,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为民解烦忧”。他扎实的业务功底、娴熟的调解技巧和真诚为民的一颗热心得到了群众的认可,赢得了群众的一片掌声。
老田用他的“铁肩”和“赤诚”自觉承担起人民调解的道义和责任。“百姓的事没有小事,我要解决好百姓的每一件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如今,“老田说事”个人调解工作室已经成为畅通和规范人民群众诉求表达、化解基层矛盾、融洽邻里关系的“门诊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