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洼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走进河北涉县旱作梯田系统农民日报
TUhjnbcbe - 2023/7/24 22:33:00

传承农耕文明助推乡村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耕文化是我国农业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不能丢,而且要不断发扬光大。”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不仅揭示了保护农耕文化重要而深刻的历史价值,更指明了保护农耕文化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作为中华民族旱作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作为全球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总面积达21万亩的河北涉县旱作梯田,早在年就被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专家称为“世界一大奇迹”“中国第二长城”。其历史之悠久、规模之宏大、景象之壮美、特色之鲜明,世所罕见。它不仅生产了大量的农产品和生产生活资料,创造了一批有机农产品品牌,还有效防止了水土流失、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同时构建了梯田文化、金驴文化、饮食文化、石头文化等独特的文化体系。其独特的山地雨养农业系统和规模宏大的石堰梯田景观集中展现了我国北方山区的生态、经济、社会和文化形态,充分展示了该系统丰富的文化性、活态性、适应性、多功能性,从全球来看都具有独特性。

为切实保护好老祖宗留下来的这份宝贵文化遗产,涉县县委、县*府将其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现实检验,作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火红实践,作为保护和改善太行山区脆弱生态系统的重要抓手,始终牢牢记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特别是进一步强化“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在发展中传承、在传承中发展”理念,举全县之力抓规划、抓推进、抓提升,使太行山旱作梯田系统重新焕发了勃勃生机,年被认定为第二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今年又被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着力强化*建统领,构建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保护发展格局。涉县将做好旱作梯田保护提到县委、*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组长的“涉县旱作梯田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领导小组”,统领全局、协调各方。指导组建以农民为主体的“涉县旱作梯田保护与利用协会”,批准设立龙头企业“涉县梯田农业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制定出台旱作梯田农业系统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规划、保护管理办法、修复建设及保护发展实施方案等*策文件,并积极与中国农大、中科院等开展科研合作,构建起“*府、社会、农民、企业、科研”五位一体的多方参与机制。

着力扛起保护职责,形成以整治修复促保护的综合治理体系。紧密结合涉县旱作梯田实际,聘请中科院专家为梯田系统制定了34项保护行动方案,从生态保护、文化传承、产品开发、能力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规划。全面整治和修复年“7·19”特大洪灾中损毁的1.2万亩梯田,复垦荒废梯田0.4万亩,收集整理74种作物、个老品种建成“种子银行”。持续加强梯田环境整理,打造了山顶松柏戴帽、荒山连翘满坡、梯田果粮(药)间作、路边花草争艳的多彩梯田。组织开展农田道路、主干排水渠、抗旱水窖、蓄水塘坝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构建起小雨润物、中雨蓄墒、大雨入塘、暴雨进川、水不出山的良性生态体系。

着力融入全域旅游,打造太行山区风光奇特的美丽画卷。涉县以创建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县为契机,将太行梯田大峡谷列入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六个三”战略布局,并同步实施百座塘坝耀太行、千家林场绿太行、万家民宿富太行的“百千万”工程,使太行梯田变成了大地画廊,成为涉县全域旅游的一大特色。随着涉县被评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被认定为首批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太行山旱作梯田的知名度迅速提升,成为国内外游客来涉首选目的地,藏在深山无人识的旱作梯田系统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地,仅年就接待游客多万人次。

着力推进产田融合,实现梯田系统可持续发展与农民增收致富的双赢局面。结合美丽乡村建设,积极推进旱作梯田核心区内历史文化名村、古村落建设,创新梯田农业观光园、休闲农庄、石头民俗文化村建设,大力发展小米、花椒、黑枣等生态有机农产品,不断加强中药材示范基地建设,古老农业文明与现代商业实现了共生共存。依托丰富的梯田文化资源,兴建了王金庄的“梯峡青阳椒香谷”、张家庄的梯田文化写生基地、江新村的“将心京连”部落民宿、后池村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性教育基地等,共同构成了乡村振兴的先导区、经济发展的隆起带。

旱作梯田农业文化遗产不仅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也是属于全人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化瑰宝。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梯田,紧紧围绕加快梯田保护治理体系和保护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在创新完善机制上下功夫,努力以制度建设开创旱作梯田系统保护的新局面。一是完善财*投入机制,设立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专项资金,整合各类涉农项目资金,用于太行山旱作梯田系统的保护与发展;二是完善*策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社会资本,努力争取企业、非*府组织等的财力支持;三是完善产业促进机制,以传承农耕文化为出发点,拓展农业功能,丰富项目业态,培树农业文化遗产品牌,推动实现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就业增收;四是完善多方参与机制,以*府为主导,联合科研院校开展系统研究,引导相关企业采用传统农耕技艺开发梯田农产品与特色旅游纪念品,继续支持“涉县梯田保护与利用协会”参与旱作梯田保护与利用,不断提升当地群众保护农业文化遗产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作者系河北省涉县县委书记汪涛)

旱作梯田

因地制宜蓄水土地种百样不靠天

“涉县旱作梯田系统展现了人工与自然的巧妙结合,是涉县山民在艰苦的自然条件下,通过水土资源的合理配置,与自然生态条件和谐共生、协同进化的产物。”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文华早在年第三届全国农业文化遗产学术研讨会上给出过这样的评价。

涉县旱作梯田系统地处缺土少雨的石灰岩山区,“山高坡陡、石厚土薄、十年九旱”是涉县梯田最真实的写照。最薄的土壤层仅0.2米,降水少不说,还分布不均。自古以来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先祖为了生存,凭借“地种百样不靠天”的生存智慧和顽强的拼搏毅力,繁衍生息多年。涉县旱作梯田系统蕴含着当地劳动人民丰富的生产生活经验,形成了以梯田建造、梯田维护、集雨蓄水为主的水土资源利用技术。实现“地种百样不靠天”,当地石匠修建旱作梯田,采用的是一种独创的“悬空拱券镶嵌”式的石堰修复技术。村民在垒石堰时,充分利用土少石多的自然资源特征,在基部用大石头铺垫,中部用碎石分层填充,上部则用过筛细土铺就。这样的石堰梯田不仅结构稳固,而且具有很强的蓄水保土能力,达到“有洪防洪、无雨防旱”的效果。此外,当地人还建造了一系列集雨储水设施,如水窖、水井、水池、水柜、水库等与梯田相配套的水利设施,将自然降水收集起来,为点种等农事活动提供水源,通过保土、保水、蓄水和用水,实现了对土壤和雨水的有效利用,形成“小雨润物、中雨蓄墒、大雨入库、暴雨进川、水不出山”的高效山地雨养农业生产方式,是旱作梯田农业可持续生产的重要基础。业界专家实地考证后评价,涉县梯田建筑的层次性与水分生态运转机理在我国乃至世界坡地治理中都有极高的借鉴意义。

在农田耕作尺度上,涉县旱作梯田采用间作、套作、轮作、混作等种植模式,形成了包括选种、耕地、播种、施肥、间苗、除草、杀虫、灌溉、收获在内的一整套耕作技术。长期以来,村民遵循“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物制宜”的原则,利用不同作物的生育期相近,进行间作套作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如玉米-高粱间作、谷子-高粱间作、玉米-菜豆套作、玉米-南瓜套作、花椒-小豆套种等;通过轮作模式保持土壤肥力、减少病虫害发生。利用不同的谷子品种进行轮作,达到防治病虫害的目的;利用同一作物不同品种的生育期不同或不同作物的生育期不同,进行错季适应栽培。此外,当地人在石堰边种植花椒、在田块上种植黑枣、核桃、柿子等。这些经济树种与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形成了农林复合结构,不仅增强了梯田的水土保持能力、增加了梯田里的生物多样性,而且实现了土地空间的充分利用、提高了梯田单位面积产量。

走进涉县,依山而建的石头梯田、颇为丰富的食物资源,既是生产工具又是运输工具还是有机物转化重要环节的毛驴、随处可见的集雨水窖、散落田间的石屋,在人的作用下巧妙结合,石头、毛驴、作物、梯田、村民相得益彰,形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旱作农业生态系统。

返乡青年王虎林

“梯田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时间回拨到6月16日,一趟从北京开往邯郸方向的列车上,一个看起来健壮的青年,用粗糙的双手抚摸着自己刚刚取得的中国农业大学“第一期农业文化遗产地乡村青年研修班”结业证书,眼角泛着幸福的泪花。他就是来自河北邯郸涉县旱作梯田系统的返乡青年王虎林,是当地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种子选手”。

涉县旱作梯田系统是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王虎林生长的村子王金庄,正是遗产地的核心保护区域。

“我是年开始留在家乡做电商,售卖王金庄的小米。卖产品需要挖掘独特性,我开始重新认识家乡。蓦然回首,原来从小一直想离开的梯田已经是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而我们的毛驴被专家称为遗产地上跳跃的精灵。家乡有这么好的资源,何愁没有发展?”从此,王虎林和梯田紧密联系在了一起,他说,“梯田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王虎林曾因一场意外事故造成双腿骨折腰四爆裂,先后经历大小手术11次。开始做电商的那年,他是躺在病榻上开启事业的。直到年,王虎林才重新站了起来。也是这一年,涉县旱作梯田系统进入中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此时的王虎林小米已在网上卖得红红火火。“我们梯田小米销量从几千斤到十多万斤,一直在增长。我发现消费者都是冲着梯田传统原生态的种植以及石头碾子磨米的传统工艺来的。即便我们小米价格10元一斤,也都乐意购买。这就是我们遗产的品牌效应。”

年,王虎林结识了来王金庄做田野调查的中国农业大学农业文化遗产考察团队,有感于梯田保护的迫切性,王虎林和村里的曹肥定等几位长辈一起发起成立了涉县旱作梯田保护与利用协会。由此,王虎林一边统一收购销售梯田小米,让忙碌于梯田的乡亲种植无后顾之忧;一边开始在村里宣传梯田文化,让更多年轻人加入保护行列。目前,梯田协会已有72个志同道合者,并在中国农大孙庆忠教授和中科院农村*策研究中心宋一青教授团队帮助下,完成了24条大沟、条小沟以及种老品种的普查,组建了“种子银行”。

梯田协会队伍不断壮大,越来越多有志青年参与其中,实现自己的梯田梦。年-年,梯田协会先后两次邀请常年拍摄王金庄的摄影师,在村内石板街办起了乡村摄影展。让老百姓看到了艺术作品中的家乡,重新认识到家乡之美,并由此增强了文化自豪感。

全国越来越多的人通过购买产品,了解到涉县旱作梯田文化,并慕名前来王金庄休闲度假。于是,王虎林又开起了民宿,接待五湖四海采风者,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传播着当地的文化。

“如何让一滴水不干涸?把它放入大海里。”王虎林不仅在收购小米时让利于乡民,而且还吸纳越来越多的乡亲加入团队共同发展致富,如今他更想着学习其他遗产地先进的模式和经验,开展乡村联盟、乡村课堂、乡村手工坊、乡村深度游等,让乡亲们都走上致富路。

“余生,我都将扎根梯田,致力于梯田保护事业,让梯田文化永久的流传下去。我是守护梯田的一粒种子,我希望未来有更多的种子加入。”王虎林说,只有把个人的命运与整个国家的命运、和乡土中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他们的事业才会更大。

日前,涉县旱作梯田保护与利用协会的返乡青年和妇女骨干曹国成、李伟洁、曹翠晓、王翠莲等又加入中国农业大学“第二期农业文化遗产地乡村青年研修班”学习,更多的“种子”已在梯田萌芽。

(作者:王月红张晓楠)

旱作梯田成网红打call地

△联合国大学可持续高等研究所高级项目官员永田明在考察之余,体验“骑毛驴上山”。

△四面八方的游客借着中秋假期到更乐镇大洼村探访古村寨,观看民俗表演。

涉县旱作梯田以其独特恢弘的绮丽风光和灿烂多姿的农耕文化,成为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县,吸引了国内外游客纷至沓来,年藏在太行深处的涉县旱作梯田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地。

(贺献林摄)

蜿蜒太行山间绚丽多姿的大地艺术

涉县梯田展现了人工与自然的巧妙结合,在山巅登高望远,用石头垒起的梯田,如一条条巨龙起伏蜿蜒于座座山谷,随着季节变化而气象万千。驱车寻访传说中“驴背上的梯田”,一幅壮丽的传统农耕图在眼前缓缓展开:毛驴在层层叠叠的梯田上边劳作边歌唱;山民站在传统的农具耙上,被驴牵着犁地;满载新打的黑枣而归的毛驴驮着两个簸箩,陶然行走在山间……

千百年来梯田下的村民在生产生活中,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农耕技术,也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文化习俗,使得遗产系统得以活态传承至今。

梯田农耕靠毛驴

毛驴,在梯田农业生产中扮演着多种重要角色,村民视驴为金,视驴为宝,人驴相存为伴。

这里的村民对驴情有独钟。山高坡陡,耕作困难,严酷的自然环境使得村民对家畜的选择十分苛刻。毛驴在综合耐力、寿命、爬坡能力、劳作能力和驯化等方面都优于其他牲畜,使得毛驴成为旱作梯田系统的关键要素。

长期以来,村民还总结出一套驯养毛驴的技术,使其能配合人高效完成耕作。训练有素的驴被视为“有灵性的”,能够与人产生默契,做到自觉驮物、自主耕地、自寻家门。

驴不仅是梯田内特有的生产力和交通工具,它是保持梯田可持续生产的永恒动力。驴粪是上等的农家肥,秸秆通过过腹还田或与驴粪堆沤还田,可以有效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打一千,骂一万,冬至喂驴吃碗面。”村民说每年的冬至,是驴的生日。这一天,人们不仅要让驴休息一天,还给它们改善伙食,用南瓜、小米、各种菜豆和白面条煮一锅素杂面,犒劳毛驴一年辛苦的劳作。

一座天然的石头博物馆

如果说毛驴是梯田农耕文化之“*”,那么石头就是梯田民居文化之“基”。

梯田下的村民一般都有两个家,一个是村里的石头房子,一个就是梯田里的石庵子。村民充分利用太行山丰富的石头资源,建造房屋道路,制作石头器具,雕刻石头装饰,用于满足生产与生活需要,形成太行山独特的民居文化。

穿行村落间,石街石巷、石房石院、石楼石阁、石阶石栏、石桌石凳、石碾石磨、石门石窗,处处是石,家家是石,浑然构成一座天然的石头博物馆。从高处俯瞰,高低错落的石屋依山就势,从沟谷底部向两侧延伸,随山坡形成多个层级,蔚为壮观,宛若太行山里的“布达拉宫”。

遗产地的核心保护区域王金庄村是“中国传统村落”,现存民居栋0多间,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石头砌成的街巷有余条,每条巷子每个院落都散发着幽幽古韵,丝丝缕缕中都透着沉重的历史质感,是近千年历史与文化的交融和积淀。

由于村落与梯田之间距离较远,村民往往在梯田上是从早忙到晚,因此石庵子就成了村民的第二个家。石庵子主要是为人与驴骡提供遮风避雨的休息空间以及容量可观的储物空间,方便农耕生产。散落分布在梯田之中的石庵子是涉县梯田系统独特的建筑形式,也是石堰梯田厚重历史的明证。许多石庵子的石头上刻有“道光”“光绪”等年号。

独特的农耕文化习俗

独特的农耕文化和民居文化,也催生出与众不同的饮食文化。涉县梯田上所产的核桃、花椒、柿子、小米、玉米、大豆、黑枣等农林产品,为居住其间的村民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食物来源,也形成了“白露打核桃,立秋采花椒,霜降摘柿子,立冬打软枣”的节庆习俗,并依托习俗,开展大型采摘节。

依托特色农产品,村民们创造了很多独特的小吃,成为舌尖上的美味。比如核桃仁饼、花椒芽菜、软柿子抹窝子、小米焖饭、小米面煎饼、抿节、饸络、苦垒、菜锅小卷等,为村民一天的劳作提供充沛能量。此外,村民们将豆子放入自制的石臼,用石锤捣制成粉末,冲入开水中煮沸,放入盐或者糖,成为一种类似豆浆的汤品“豆面汤”,被当地网红“农村阿凯”带上央视,成为很多观众期待品尝的美味。

在缺土少雨的石灰岩山区,村民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食物资源,通过“藏种于民”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藏粮于地”的耕作技术,“存粮于仓”的贮存方式和“节粮于口”的生存智慧,传承七百年之久。如“糠炒面”,是涉县旧时的传统食品,是备荒的主要藏粮。其做法是:以软柿子拌谷糠,有的加玉米面捏为块晒干,放入土炕烤干,用石碾碾碎,箩筛为面,置于席圈或缸内几十年不变质,食时以汤或水拌食,也可干食,味道香甜。据悉,目前有些村民家中依然储藏有百年的“糠炒面”。

这些传统知识和技术体系既保障了当地村民粮食安全、生计安全和社会福祉的物质基础,促进了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也使得王金庄村即使地处“十年九早”的山区,也能保证村庄人口不减反增。

每逢年节,当地最热闹的民俗活动就会登场,上刀山、转九曲、跑驴、舞狮、赛戏等活动热闹非凡。涉县梯田文化,多年来早已化作史诗,在天地间活态传承。梯田,就像是一座尘封的宝库,其价值正在散发出无穷魅力。涉县旱作梯田,未来可期!

(作者:王月红张晓楠)

来源:农民日报

监制:李飞;编辑:李鹏

1
查看完整版本: 走进河北涉县旱作梯田系统农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