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格独特的秧歌舞、飘逸潇洒的背阁、幽默诙谐的“过街戏”、吹奏传统曲乐的“八音会”、“翻江倒海”的舞龙……在郊区西南舁乡,承载乡情的舁上文化内涵丰富、形式多样,逢年过节“闹红火”、传统庙会、群众文化活动中,总少不了它们的增色。
如今,舁上文化的基因仍在乡间流淌、根植于村民内心。本期“游郊区·听故事”,我们就去西南舁乡,探寻舁上文化的两朵奇葩——“舁上背阁”和“大洼大秧歌”。
舁上背阁
肩头舞蹈演绎另一种美
在西南舁乡西南舁村,提起背阁,村里的男女老少都不陌生,他们脸上会不自觉地流露出自豪的表情。“只要听说俺村要表演背阁,十里八村的人就会过来看,可红火哩。”西南舁村的一位老人说。
“舁上背阁”又叫“舁上扛阁”“舁上架阁”,是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在西南舁村已流传数代。西南舁村村民高瑞平是最年轻的一代传承人。说起背阁,他很兴奋:“我的师傅是俺丈人高巨才。听他们老一辈说,俺村的背阁已经流传了一百多年。”
背阁由上、中、下三部分构成。上层表演者称为“顶子”,由3岁到10岁的儿童扮演;下层表演者称为“下盘”,在整个表演中起基座作用,由熟练掌握各种表演技巧的青壮年扮演;中间部分称为“中节”,由捆在青壮年背上的一套铁制背架和用于固定、支撑儿童的支架组成,三部分加在一起近4米高。
背阁表演中,每架阁都是一出戏剧故事,因此演员的扮相十分精巧、满是学问。背阁“顶子”“下盘”“中节”都与剧情有关。“顶子”和“下盘”为剧中主角,“中节”有时为标志性道具,“顶子”和“下盘”通过铁制背架连在一起,上、中、下浑然一体。如“顶子”是青蛇、白蛇,“下盘”是许仙,“中节”会装饰上一把张开的伞,寓意断桥借伞。背阁服装与戏剧人物匹配,“中节”的铁架一般会巧妙地隐藏在伞、裙摆、花篮、帽檐等道具里,给人一种神秘感。背阁表演让观众感受古朴民俗民风的同时,也了解了不少戏曲知识。
“中节”道具有架、竿、叉、索等。架、竿、叉均为熟铁锻造,演出时组合。架套在“下盘”的上身,竿插在架上。架中间有踏板,供“顶子”踏脚。绳索把“顶子”的身躯固定在竿上。叉是护具,帮“顶子”起落时助力的同时,也可在演出间歇支撑“顶子”的两腋以减轻“下盘”负重。
“背阁表演难在哪里?”高瑞平说出了其中的关键:“背阁演员上下必须配合默契,同进同退,踩着锣鼓点边走边舞。沿着‘二龙出水’‘凤凰展翅’‘银扭丝’‘九连环’特定的路线,‘下盘’有对应的特定步伐,‘顶子’随之扭动身躯、摆动双臂,要做出顾盼、甩水袖等很多符合人物设定的动作。”
拿出一张去年正月十五“闹红火”时的照片,高瑞平回忆起了当时的盛况:“今年春节,由于突如其来的疫情,我们的背阁表演就停滞了。这是之前我们表演时的照片。记得当时背阁演员一亮相,街边群众的掌声、欢呼声就不断。除了邻村来看红火的,我们还吸引了不少远道而来的游客和摄影爱好者。只要大家愿意看,我们就有动力继续传承好这门民间技艺。”(郭鑫璐)
大洼大秧歌
彩绢飞扬踏歌舞
“听到锣鼓点,搁下筷子搁下碗;听见秧歌唱,手中活儿放一放;看见秧歌扭,拼上老命瞅一瞅。”这几句顺口溜,说的便是大洼大秧歌的魅力。
秧歌在中国已有千年的历史,明清时期达到鼎盛。清代吴锡麟著的《新年杂咏抄》中记载:“秧歌,南宋灯宵之村田乐也。”秧歌的起源,民间有一种说法是古代农民在插秧、拔秧等农事劳动过程中,为了减轻面朝*土背朝天的劳作之苦,所以唱歌曲,渐渐就形成了秧歌。民间的另一种说法是秧歌起源于抗洪斗争,古代*河岸边的百姓为了生存奋力抗洪,取得胜利后,大家高兴地拿起抗洪的工具当道具,唱起来、跳起来,抒发高兴的心情。随着参加人数的增多,有了舞蹈动作组合,逐渐就形成了秧歌舞。民间还有第三种说法,根据《延安府志》上“春闹社,俗名秧歌”的记载,推测秧歌可能源于祭祀活动。
郊区区级非遗“大洼大秧歌”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高玉锁介绍,目前本村可追溯的秧歌艺人张所出生于年,推测大洼大秧歌已流传了多年。“大洼大秧歌流传到我这一代已经是第四代了。秧歌表演少则十几人,多则近百人,有威武雄壮的一面,也有柔美俏丽的一面。尤其是年节、灯会、庙会的时候,“红火”队伍中少不了俺们秧歌队。演员们或沿街行进,或在广场集中摆出不同阵型表演。舞者在奔跑中扭动,伴着锣鼓、唢呐等吹打乐器尽情舞蹈,女性扭腰耍扇、上步抖肩,活泼大方;男性颤步晃头、挥臂换肩,爽朗风趣。”说起自己的这门“看家本领”,高玉锁的话稠了起来。
大洼大秧歌的舞步和锣鼓点虽都是传统的,但与北方其他地区的秧歌相比有三个明显的特点,因此自成一家。高玉锁介绍:“一手甩绸、一手托灯,是俺们秧歌的第一个特点。在元宵灯会上表演,演员们总会举上自制的彩灯,白菜灯、玉茭灯、麦穗灯等各式各样的彩灯会随秧歌动作组合。俺们秧歌的第二个特点是舞蹈幅度大,跨腿下蹲、甩臂扭头的动作特别夸张。第三个特点是载歌载舞,演员要用方言唱白,好多就是人们干活时的吆喝声。”
接地气、扬正气、有喜气,是大洼大秧歌一直努力的方向。高玉锁说,大洼大秧歌以其朴实的道具、率真大方的舞蹈、生动明快的方言、传统特色的曲调展现了浓郁的农耕文化。“我们要结合村里大力发展的乡村旅游产业,增加演出频次,加强传习力度,让这一艺术与市场接轨,‘活’下去、‘火’下去。”(郭鑫璐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