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洼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舌尖上的中国辽河民俗博物馆里的辽菜精品
TUhjnbcbe - 2023/12/23 20:35:00

在辽河民俗博物馆里就餐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重温年前的东北城市生活,我们在小剧场里面聆听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北大鼓》,厚重的艺术气息融合辽河流域美食的味道,《舌尖上的中国》即将再次上映。

一个城市的既有味道,取决于它所经历的每个年代的味道,若干个年代的味道融汇和淬炼,成就了它今天的味道。每一个年代的味道都会留下各种它的足迹,辽河渡口(铁西万象汇店)今日试营业,我们一起走进这间号称博物馆里面的餐厅。

东北大鼓的板有两种,一种由两块木板组成:一种由两块半月形的铜片或钢片组成,俗称鸳鸯板。东北大鼓的音乐结构属板腔体,唱词的基本形式为7字句的上下句式。东北大鼓在民间传播的历史悠久,并一度盛行于沈阳,故曾有奉天大鼓之称,它是流行于中国东北地区的汉族曲艺鼓书暨鼓曲形式,于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北大鼓、新宾满族剪纸、刺绣、折纸、皮影等会分期再现辽河渡口,辽河渡口要打造博物馆里的餐厅。

东北人喜欢喝热乎乎的白酒,这些是历史悠久的温酒工具。

精美的老式月饼模具,饼模主要由梨木所刻,它们已经有三四百年的历史,搜集这些也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以上图片仅仅是展品的一部分,还有很多关于美食的民俗物件,这些辽河口的老物件虽然成了“古董”,但它们一点都不“老”,因为在岁月里的长河里,它们还是很年轻的一员,我们再来看看辽河菜中的四大天王。

《舌尖上的中国》在每个省份只选一个城市,而每个城市只选择一种食材,盘锦市西安镇的蒲笋幸运入选。片中记录大洼县西安镇上口子村吴月珍夫妇一天劳作和生活的故事,展现蒲笋生长的地貌、蒲笋的口感、处理和加工,还讲述了盘锦人对这道美食的深厚情感。第二期辽宁仅有蒲笋被选入纪录片中。

正是辽河渡口把鲜蒲笋推上《舌尖上的中国2》,从此五花肉蒲笋和辽菜一起走上大雅之堂。每年五六月是蒲笋的生产期,它只能依靠野外生长人工采摘的鲜蒲笋,它不仅是美味佳蔬,而且是食疗良药。其味甘性凉,能清热利血、凉血。

在蒲笋荣登《舌尖上的中国2》的时候,盘锦还有两样食材差一点儿入选,一是河蟹,二是海蜇。这里的“差一点儿”,就差在了两者价格的不够亲民上。因为河蟹豆腐纯为河蟹的精华蟹*、蟹肉所制,精华的美食价格自然小贵,传说中的天价豆腐由此而来。

如果鲜海蜇未经矾化,短时间内它就会融化成一滩水,辽河渡口的大厨无意之中在盘锦二界沟发现了这道菜,并虚心又虚心地跟着人家讨教多日,才最终掌握了此菜的烹饪秘法。其制做程序貌似极简:给海蜇、五花肉改刀;给海蜇焯水;给海蜇降温;起热锅,炒五花肉;烹入海蜇;略炖至熟。二界沟渔民曾因这道菜而相当自矜:这可是连皇帝都吃不到嘴的,道儿远啊,没等你扛到紫禁城呢,那海蜇早就化成水。

外焦里嫩的黑豆腐是辽河渡口的一大特色,每天份数有限,不是想吃就能吃到的,很多食材都是自制的,好吃是有道理的。餐厅有三种极为特殊的产地特色饮品,第一种是盘锦大米熬的汤水,温热的米水带着厚厚的稻花香味,第二种就叫青杏汁,五月末六月初是采摘青杏的最好时节。青杏榨汁是最完美的享受青杏的方法。福德汇精选辽河流域的青杏,并采用独特的配方,加入蜂蜜、桂花等调味。第三种是稻麸饮品,米其林餐厅厨师来沈阳特别喜欢这道饮品。

餐厅还有一种特殊的盘锦盐碱地西红柿,碱地蕃茄比普通西红柿维生素含量大3.7倍,味道也是截然不同。

辽河口地区,沟联着河,河联着海,纵横交错,百姓的日常饮食就地取材——即以海鲜、河鲜为主要食材,在烹饪手法则又融合了关内外各地区的风格,形成了水陆边缘地带极富特色的传统民间饮食文化,这便是辽河口渔家菜。

渔民们们把刚刚捕捞上来的不同品种的海鲜放在一起去烹饪,其味道鲜美,回味无穷,记忆犹新。后来,就形成了这道家喻户晓的名菜——一网鲜。

厨师更多使用动物植物食材的互补原理,追求味“精”,远离“味精”。这份虾酱炒气豆(扁豆)还原食物本身的味道。

餐厅采用明厨设计,错落有致的用餐空间获得设计大奖,坐着位置就能欣赏大厨技艺。辽河渡口借助沈阳铁西万象汇新店开业,把辽菜新味道和餐厅新形象共同升级,始终把最美好的一面奉献给盛京饕客,在这座辽河民俗博物馆里吃遍舌尖上的辽宁。

图文原创,侵权必究!

1
查看完整版本: 舌尖上的中国辽河民俗博物馆里的辽菜精品